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392篇
中国政治   337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0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时间匆匆,苏联剧变已有10年。这些年来,国内外从事苏联问题研究的学者,对20世纪历史上这一最重大事件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人们苦思冥想,辛勤探索,想要悟出个究竟。特别是从1996年我国领导人一再提出要研究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之后,学者们在拓宽研究视角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探索苏联剧变的主导因素问题上。我早在1989年8月,当波兰等六个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就提出,这些国家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斯大林模式弊病太多,历次改革又遭失败,从而到后来,这种体制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后来,我一直从体制这个角度研究苏联剧变原因。  相似文献   
132.
《研究与交流》2001,(1):40-40
在我国,承包制改革出现了两次浪潮,一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以后,以承包制为突破口的农村经济改革。而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线的国有企业改革正是借鉴了承包制的精髓,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并在全国逐步推开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从而形成了承包制改革的第二次浪潮。  相似文献   
133.
在去年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提到收入分配问题时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还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如果说这件事在社会引起特别的关注,那是因为,许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对财富分配的重视超过财富本身。社会关注收入分配问题,既有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关注,更有对收入分配不公的关注。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4.
在人类的热切祈盼与祝福声中,新世纪已降临大地,人们已经用坚实的步伐,迈进了新世纪。新世纪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的拓展,意味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民主与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意味着我国从小康走向富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意味着中华民族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睡狮猛醒,巨龙腾空而翔!  相似文献   
135.
地方精神的孕育和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时代必然、时势使然、历史造就。当前,中国与世界一样,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迁。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应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重塑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的力量、观念的力量、意识的力量、心理的力量,对于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显得尤为重要、突出和迫切。  相似文献   
136.
铁肩担道义     
秋实 《中国律师》2011,(6):41-42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7.
近些年来,在城市街道和社区,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按照新的要求抓好社区党建,上海市委在开展多次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以邓小平党建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战略高度出发,扩大党在社区和基层中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真正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按照这一目标,上海市各级党组织近几年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考察社区党建工作时欣然指出:“社区党建,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8.
董颖 《世纪桥》2000,(5):14-16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加年代初期在中国三线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运动。三线地区是针对一、二线地区而言。一线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地区包括两部分:一是包括云、贵、川的全部或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  相似文献   
139.
深圳经济特区二十年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伟大历史进程的时代缩影;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世纪低谷时,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典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二十年深圳的辉煌成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二十年深圳的沧桑巨变是特区人民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共同支持的不朽伟业。二十一年前是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综观世界风云,总结“文革”教训,规划改革蓝图,深谋远虑地倡议“深圳,就叫特区吧”!希望特区能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使身陷计划经济泥潭的共和国能够从市场经济中夺路而出,为社会主义的中兴“杀出一条血路”;特区建立二十年后的今天,是江泽民同志因势利导,在新世纪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时代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中,高瞻远瞩地要求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期冀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为实现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入的强国之梦而向现代化发起最后冲刺时,深圳人能再次担负起领跑者的重任。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了一条现实的道路;那么江泽民同志则是在明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后,沿着邓小平同志开辟的前进方向,为深圳特区的未来发展和再创辉煌指明了新的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深圳人民在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深深地铭记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创造特区建设的世界奇迹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