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160篇
世界政治   5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7篇
法律   4419篇
中国共产党   6007篇
中国政治   7066篇
政治理论   3062篇
综合类   477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2033篇
  2013年   1918篇
  2012年   2316篇
  2011年   2144篇
  2010年   1921篇
  2009年   2033篇
  2008年   2224篇
  2007年   1665篇
  2006年   1307篇
  2005年   1100篇
  2004年   911篇
  2003年   782篇
  2002年   755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逐步进入地球村的时代。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在此背景下,经济与文化的依赖互动融合程度超过了既往任何一个时代。可以说,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重要的全球趋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地域文化的含义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  相似文献   
922.
现代经济学把利己主义作为市场经济伦理的唯一向度。但在现实中,特别是在组织化行为中,诸如企业内部的协作等关系中包含着经济利他主义的伦理要求。由于利己主义在意识形态和学术规范两个方面被绝对化、夸大化,导致了经济利他主义作为客观存在的伦理向度之一被人为地遮蔽。随着生产方式的日益社会化以及利己主义的危害性日渐突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呼吁伦理学回归经济学,标志着经济利他主义的复兴。为了免于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单向度的理解或误读,本文以马克思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此作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23.
法的价值表现为客体的法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目的的满足与实现,它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客观性与主体性是法的价值的两大特性。法的价值的客观性来源于客体存在、主体需要的客观性,表现为价值实现状况的客观性;法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法的价值因主体而异,但并不表现为价值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924.
《江泽民文选》的主线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应当是建立起历史感和历史维度。这个历史感和历史维度应重点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性作用上,就是要重点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先进性建设、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这是我们学习和体会《江泽民文选》的思维视角,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与升华的关键,更是把握先进性建设、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25.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只有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才能使全社会得到净化,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固的根基,才能为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根本遵循。怎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呢?主要应做到“五正”。  相似文献   
926.
刑事诉讼结构虽然在根本上保障了实体公正的实现 ,但刑事证据规则在功能上有效防止了控辩对抗可能引发的控辩“纠缠” ,其本质在于追求效率价值 ,核心在于禁止提出带有更大虚伪性的证据 ,是实体性规则也是可出示规则。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结构因较强的职权干预保证了较高的诉讼效率 ,刑事证据规则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吸收 ,当务之急首先是完善交叉询问、举证责任等有关证据运用的程序规则以及确立带有根本意义的自由心证原则 ,刑事证据规则除已有的规定以外 ,应主要增补排除传闻证据规则。超前制定完善的证据法典从刑事诉讼结构发展角度讲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27.
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新认识——兼论经济法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存在着缺陷 ,本文主要从法律的主观方面即价值目标着手分析 ,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该部门法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结合 ,即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并进一步对经济法的本质进行了剖析 ,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关系 ,并以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整体利益为追求目标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928.
人民法院改革势在必行,而审判方式改革则是法院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要在全国法院系统内推行审判长选任制度,改变目前审判工作的行政管理模式,以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审判长选任制的基本内容,分析确定审判长选任制的价值定位,剖析实践中审判长选任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肯定了在我国实行审判长选任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29.
本文通过对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历史发展沿革之阐述、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本质上的权力与权利之分析、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法律控制的法理内涵棗法律与权力关系之阐发、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和目的的评价,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层面上,批判与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基本理论现状,提出相关认识,以促进刑事强制措施理论的完善,推进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强制措施实施民主化、人权化、进步化之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30.
论劳动的分离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形态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历史性分离。分离的结果,是劳动形态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劳动归源于人类的活劳动,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终极来源。这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