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1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7篇
法律   476篇
中国共产党   2416篇
中国政治   2882篇
政治理论   669篇
综合类   94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三个代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载体动力(也就是政治动力)等三个基本动力。“三个代表”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党建工作的指导纲领,还是国家工作的指导纲领。“三个代表”是理论创新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世纪里 ,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增强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33.
当前,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传统产权分配的不公平和会计核算的不准确问题;必须立足现代产权关系,在产权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建立透明、公正、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34.
在法理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台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美台之间又存在事实上的非对称性安全合作关系.从公共物品的角度来看,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这种合作有可能陷入某种形式的社会困境,进而使绿色阵营的愿望落空.但是,美国仍然会以<与台湾关系法>为依据,通过其他风险较小的手段干预台海冲突.  相似文献   
35.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思想和作风。综观兵团的发展史,延安精神可以说是兵团半个多世纪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动力,才使得兵团能够一如既往地成为新疆生产建设的突击队、生态建设的突击队、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击队。新时期兵团必须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弘扬兵团精神,使兵团成为新疆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于1990年启动了绿色食品工程,在全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兵团也于1993年成立了兵团绿色食品办公室。目前,兵团绿色食品的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兵团应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把兵团建设成为西北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7.
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决定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体制改革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只有双管齐下、双轮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38.
蔡燕 《青年论坛》2002,(2):85-86
“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于 2 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他创造性地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整合到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之中 ;同时 ,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水平之上 ,并提高到培育学生自立人格的高度 ,使其焕发时代的色彩 ,展示出强大的的生命力。本文旨在探索导读思想的现代科学内涵 ,给语文教育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39.
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奋斗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和努力,其中精神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支撑.而涵盖自信、开放、创新精神的青海意识,就是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青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强卫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要求我们.要自觉地把青海意识转化成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相似文献   
40.
在新世纪,我们要有所作为,把各项工作继续推向前 进,就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