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沐泽 《台声》2006,(10):81-81
随着2008年奥运脚步的临近,人们对北京奥运的期盼也日益强烈,当“新北京、新奥运”被具体诠释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时,“人文”被视为三者中的更高要求,在人文奥运行动的落实方面,“礼仪”被视为了首要突破口。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因而被誉为“礼仪之邦”。早在几千年前,先哲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修身》亦有记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北京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台湾同胞同…  相似文献   
72.
北京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体育盛会和文化盛会,奥运会的举办会对举办城市乃至举办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彰显了人类步入21世纪的主流理念。奥运会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的效应比较直观,论述颇多,但是在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国度举办,对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对于我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深入普及人权理念。加强社会文明教育来说,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契机。  相似文献   
73.
(2001.7.13-2008.8.8)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点10分,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北京。同时决定,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行,开幕仪式定在8月8日晚上8时。北京奥运会设置了三大主题: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这三大理念贯穿在整个奥运会筹办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4.
2001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市为实现绿色奥运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很大的努力。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理应传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以人文为目标,以科技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75.
叶再春 《前线》2010,(3):29-29
<正>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从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长江三角洲地区、粤闽两省学习考察到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市委、市政府推出  相似文献   
76.
77.
去年悉尼奥运会作为“第一个绿色奥运”载入运动史册,萨马兰奇说,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和必须动员起来,为地球的保护和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悉尼之所以赢得了奥运举办权,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对环保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在此风潮影响下,中国在申办奥运会时也掀起了绿色运动。那么,悉尼在环保方面有哪些建树和创举呢?  相似文献   
78.
朱焱 《南风窗》2007,(15):57-59
3年前,温家宝总理对来访的WHO总干事李钟郁承诺,"将无烟奥运纳入绿色奥运"。但是,当奥运会将全球注意力集中到中国的时候,人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第一烟草大国的烟控阻力很大。这些阻力并不只来自烟草业,还有百姓薄弱的烟控意识。  相似文献   
79.
百年奥运,中华梦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青岛有幸成为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承办城市,激发了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全体青岛市民的极大爱国热情.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全市统一战线各界积极行动,踊跃参与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统一战线与奥帆赛同行"活动,捐助奥帆赛、服务奥帆赛、宣传奥帆赛、建言奥帆赛,全面展示了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整体形象,为奥帆赛筹办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奥帆委(青岛)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0.
近日,市总工会在位于大兴区六合庄林场的北京市劳动模范世纪林,举行了以“迎绿色奥运、展劳模风采、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代表、市总工会机关干部及各直属单位党政领导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