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15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53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3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6篇
法律   8924篇
中国共产党   1193篇
中国政治   4452篇
政治理论   677篇
综合类   3215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659篇
  2014年   1493篇
  2013年   1227篇
  2012年   1400篇
  2011年   1654篇
  2010年   1310篇
  2009年   1545篇
  2008年   1507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729篇
  2003年   654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气候变化问题危及粮食安全,破坏食物可及性,并关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食物权与气候变化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1条规定的食物权内在地要求国家承担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等最低限度的环境保护义务。构建基于食物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需求。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长期性以及中国发展转型期的特殊性也客观上要求我国应当以保障食物权为基础来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从而主动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朝阳区人民法院合作,历时3年多,完成了"媒体侵权和媒体权利保护的司法界限研究"课题的研究,其核心成果《中国媒体侵权责任案件法律适用指引》是研究机构与司法机关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研究成果,着重解决的是在媒体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如何平衡好媒体权利保护与侵权责任承担的司法界限,提出了具体、详实的司法操作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指引"的性质是私域软法。私域软法在私法领域中,具有补充硬法立法不足、引导硬法发展、为民事主体提供行为规范以及为司法提供司法规范等重要功能,应当引起私法研究的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993.
正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权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法治、目的和效果上的困境,在法律理论体系上无法圆满,无法实现被期待的价值。摆脱这种困境,存在回归主观立案标准、取消立案制度和改造立案制度赋予初查侦查程序启动功能三种思路。基于现实考虑,对立案制度进行改造更具有可行性,但需要进行制度上的优化。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权的现实困境(一)法治困境——地位上的尴尬1.初查合法性的学说。初查权的法治困境主要是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就世界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重述法"进行专题研究,对"重述法"进行了解读,对其与"贝尔-兰卡斯特制"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对其进行了评析,最后论述了其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5.
正影视界涉及电影作品的侵权纠纷并非罕见,但发生在2013年的"双囧"侵权案件却显得非同一般,因为该案的复杂程度和索赔金额之高让其无论在影视界还是法学界都十分引人注目。而在专门为此案举办的多场研讨会和学术沙龙上,各学者们更是争执不下,意见相左。电影《人在囧途》(下简称"在囧")是由武汉华旗影视制作公司出品的,影片是以春运为背景,讲述  相似文献   
996.
王冬 《前沿》2014,(15):89-92
近年来不少学者在相关法学研究中时常会涉及对“法理念”的表述,然而通过相关理论检视发现,这一表述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并不清澈明晰,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混用。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反思,对于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相应探究,指出其终源于对“法理念”在研究进路与方法论上的“误入”。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的借喻的研读,尝试指出“法理念”研究可资借鉴的方法,进而阐明在笔者个人看来其应有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正【典型案例】被告人郑某和李某预谋"找个女的抢钱",郑某事先已打算抢劫过程中要进行强奸,但李某事先对此并不知情。2011年8月6日深夜,二被告人开车把被害人陈某(女)骗上车,后带至江边。二被告人共同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行把被害人陈某拖至江边一偏僻树林内,被告人郑某把陈某推倒在地,并让被告人李某去拿刀恐吓陈某,郑某威胁陈某把衣服脱光,被告人李某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也没去拿刀。后被告人郑某对  相似文献   
998.
以聚乙二醇4000(PEG 4000)及泊洛沙姆188(P 188)为联合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吡喹酮固体分散体,通过体外溶出度曲线考察药物与载体比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筛选出最优载体比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以及扫描电镜方法(SEM)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显示,当吡喹酮与联合载体的质量比为1∶5,m(PEG 4000)∶m(P 188)=3∶1时,吡喹酮固体分散体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体外释放度为100%。结果表明,以PEG 4000和P 188为载体,通过溶剂法制备吡喹酮固体分散体,可提高吡喹酮的体外释放度。  相似文献   
999.
正本文案例启示:受骗人的处分行为是诈骗罪因果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外观形态上,处分行为是受骗人对财产的占有转移,对其判定,既可以从占有的状态入手,也可以从行为人是否因为财产的转移而直接取得财物进行判断。处分行为的成立需要受骗人具有转移财产占有的处分意识,且受骗人需对财产存在具有明确认识。对财产的价值、品质和数量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处分意识的成立。  相似文献   
1000.
陈光明  周飞 《法制与社会》2011,(27):278-279
制定独立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是大势所趋,而确立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应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强制执行权原则、执行有据原则、执行标的有限原则、执行效率原则、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