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0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0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5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人格权是法律制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文化特征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罗马法人格权与秦汉律名籍制度的比较研究 ,可以看到中西方有关法律制度在古代社会前期就已逐步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质 ,其差异是相当悬殊的 ,并对以后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02.
罗马法具有普适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法治也具有多重推动作用。这就需要以罗马法传统为研究起点,将罗马法研究从罗马私法推进到罗马公法。为此,需要采取精细化的文本解读,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同时,也应适度反思以罗马法为中心的西方法律话语体系,寻求具有中国主体性的法律体系与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303.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人占领了西西里,并首次采用行省的形式加以治理,从而区别于意大利本土的同盟制。此后,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行省的数目逐渐提高到53个之多。因而,行省的治理问题成为罗马帝国的头等大事。为此,罗马人采取了分类而治、设立行省议会、向行省移民、授予行省精英人士罗马市民权、建立统一的宗教等措施对行省进行治理。由此建立起来的行省制度对罗马公法和私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为:混合制宪法的终结、官员薪给制度的确立、新罪名和新型法院的产生、财税制度的转型、万民法的产生、意大利法与行省法二元制的形成,等等。  相似文献   
304.
无因管理价值证成的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因管理的探讨大致分为法价值与法技术两个层面。从法价值的角度看,无因管理自罗马法发端便有其特定的价值判断。近现代法在继受罗马法的无因管理之时,对无因管理从利他主义、保护劳务/不公平牺牲等方面进行了价值证成。针对当今对无因管理的质疑,学者对无因管理亦追寻了其价值证成。有了这些追求无因管理价值证成的努力,无因管理在民法中便有了容身之所。  相似文献   
305.
到近现代,积极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侵权责任制度才逐渐被充分认可并渐成体系,其实在古老的罗马法中早已存在相关的具体制度,它包括未尽提醒义务的责任、未尽治疗义务的责任、倒泼物或投掷物致害的责任、堆置或悬挂物件致害的责任、牲畜致害责任,以及船东、旅馆业主和马厩的经营人的责任等违反积极作为义务的责任。罗马法的规范与操作虽与现代法有所不同,但它为后世的不作为侵权责任的发展作了重要的铺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6.
传统民法是一种主体化非常鲜明的秩序。罗马法主体观念基础乃平等化之"市民主体观";《法国民法典》主体观念基础是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的"人格自由"、"人格平等";《德国民法典》经历了由自然法到理性法的伦理主义洗礼,加上形式上对高度体系化的追崇,以理性伦理主体观与概念主义结合为特点的"自然人"和"法人"主体概念跃上规范层面。主体化结构使得传统民法成为一种富有道德意味的制度构造,发挥出强大的以"实现个人自由"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功能,但缺陷也是明显的:主体原子化结构导致社会性调整缺漏,主体客体截然二分导致人类法人格的极度膨胀,过度理念化导致对实际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关注严重不足,过度概念化导致法律体系化适用的封闭,等等。中国民法典要成就当代之典范,应在继受近现代民法成就的基础上同时做出显著发展,首先在结构上须做必要的主体性松绑,以修复因过度贯彻个人主义而推行绝对主体化秩序带来的社会性断裂,此外还存在特殊的历史补课的问题,应同时做好既有主体规范的私法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