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18篇
中国政治   304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青连斌 《前线》2022,(12):25-28
当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和重大举措,为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地提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等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为我们在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72.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以经济增长的规模来支撑。从国家全局角度出发,14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需要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健康和养老,休闲娱乐和旅游,体育和文化艺术创作,以及国家推进生态环保、科技攻关、国防建设等,均需要足够的、结构合理的财政支出来支撑。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之际,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更需要打破西方货币主义政策桎梏,施行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73.
陈理 《党史文汇》2021,(3):18-2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是"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是规划建议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  相似文献   
27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时代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是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对于强化勤俭政德、培育高尚品格、开创美好生活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应着力于提高决策领导能力,减少决策性浪费;建树绿色发展方式,降低消耗性浪费;倡导简约生活方式,抵制挥霍性浪费。新时代卓有成效地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必须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落实具体对策,切实强化党的领导,细化政策举措,优化个体志趣。  相似文献   
27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我国当前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所取得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基本方略,并做出了"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作为党新时代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276.
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8,(3):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做出的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人民需求层次的变化,超越物质文化需要满足的美好生活诉求,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增添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发展协商民主的动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必须努力使人民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主人翁感;使人民在国家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人民在多样化的差异发展中增强社会认同感;使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自豪感。  相似文献   
277.
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单一性走向多层次,这一方面是源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则在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积极的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也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发展,不仅注重单个个体需要的满足,更注重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平衡需要,从而促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一个真命题。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需要公平正义来保驾护航,只有在实践中坚持这一价值理念,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78.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其根本就是聚焦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对人需要的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主体——人民与马克思"现实的人"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为以马克思"现实的人"为新视角探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进路提供了理论可能和靶向参考.马克思"现实的人"突出表现在它的四重内在规定,即是自然存在物、实践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历史存在物.由此出发,中国共产党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着力满足人民的生命健康需要,推动人民劳动自觉的生成及行为外化,打造三重和谐关系的美好社会图景,明晰和把握好美好生活实践展开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279.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更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道义担当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280.
《瞭望》2022,(8)
1月9日,由瞭望智库主办的第六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发布了《2021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及“十四五”开局金融行业系列示范案例。其中,兴业消费金融“兴才计划”获评“优秀消费者体验信用产品示范案例”,并入选《白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