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57篇
世界政治   2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663篇
中国共产党   1256篇
中国政治   2089篇
政治理论   581篇
综合类   74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崔建华 《人大研究》2005,(11):36-37
2005年7月14日《南方周末》何斗先生《期待中国“立法文化”新变》一文,对近年立法公开化、民主化所带来的一些利益群体积极主动地影响立法决策的现象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各个利益群体对立法的积极游说和诉求的充分表达,自会有利于形成平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的良法。”此说,想来不会有人反对。立法、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以及利益群体的积极游说是一种进步,应该不断加以推进。不过在赞赏和期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在公民社会发育不充分、社会表达和反应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靠“各个利益群体对立法的积极游说和诉求的充分表达”,是否真的…  相似文献   
32.
游国立  周清 《唯实》2006,(6):32-3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更丰富,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3.
陈艳慧 《求知》2006,(6):6-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3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八荣八耻”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今天,对于人们道德规范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5.
杨军 《南风窗》2007,(2):24-25
种种迹象表明,当改革步入艰难时刻,一场思想和文化的崛起正在孕育,而这正需要知识分子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36.
安然、世界通信、维旺迪等一连串大公司的财务丑闻使得CEO(首席执行官)成了英语中的贬义词。此时读到弗朗西斯·福山的新著《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显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意味。福山在书中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包括诚实、信任、责任和互惠。在他看来,社会资本的流失,是当代社会秩序失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7.
利益是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 (对象 )之间对立统一的社会关系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点。社会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 ,导致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 ,形成多重利益矛盾的交叉。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是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开放、流动、公平配置和公共事务的公正参与上 ,作出恰当的制度安排。利益组织作为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的民间组织 ,主要通过共同约定的规则和组织内外的互动合作 ,规范市场资源配置 ,配合政府改进公共服务 ,达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诚实信用是社会道德的基石。警察活动中可以有条件地允许利诱 ,有限制地使用带有欺骗性要素的侦查谋略。但警察行为具有一种社会示范作用 ,若侦查谋略使用不当 ,可能损害公民仅利 ,损害社会善良风俗 ,而且也会损害刑事司法效益甚至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因此 ,警察信用原则应该在警察活动中得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9.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中国传统教养说,十分重视父母及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认为父母及家庭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动因.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则认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取决于同伴群体.本文试从二者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理论观点等方面做一比较,旨在澄清模糊不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