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杨明 《今日民族》2023,(2):35-36
明代中后期,在西南边疆的云南,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白族学者,他就是李元阳。李元阳生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字仁甫,大理府太和县(即今大理市)人。因世居点苍山十八溪之中,故号中溪。李元阳儿时便喜好读书,尤好文史。嘉靖元年(1522年)中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卷人“大礼议”事件,被贬为江西分宜知县,后又任江苏江阴知县。  相似文献   
22.
李大晋  公丕才 《春秋》2014,(1):53-54
正山东蒙阴,建县已有2000余年,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时代骄子,国家栋梁,如秦朝大将蒙恬,汉代天文学家、算圣刘洪等。明朝后期.蒙阴公氏有五人蝉联进士,且后两位同入翰林院,授编修,是明朝中叶江北地区罕有的"馆阁世家"。明末,崇祯皇帝敕令在蒙阴县署后街建"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石坊1座,以褒扬公氏的道德文章和功名业绩。石坊高8米有余,宽5米,中间有一主门,东西各一侧门。坊顶分两层,重檐翘角。整座牌坊用石灰石雕  相似文献   
23.
话说曾国藩     
李荣焕 《学理论》2008,(17):80-82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属双峰县)人。他早年热衷于追求功名,1838年中进士,此后十多年间,他利用在翰林院供职的有利条件“日以读书”为业(《曾国藩全集·家书》一),潜心学问,涉猎大量中国古籍,对诗词古文用力甚勤,对封建理学下的工夫尤深,使他成为一名正统的封建理学家,被赞誉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24.
<正>清初康熙年间著名学者、诗人、贵州文化名人周起渭字渔璜,号桐埜,别号载公,贵阳青岩骑龙村(贵阳府属白纳长官司所在地奇嶐,现属黔陶乡)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21岁乡试第一名解元,三十三年(1694)甲戌进士,  相似文献   
25.
王新弟 《奋斗》2009,(2):64-64
偶然的一次在互联网上我看到了曾在卜奎流放的清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英和的夫人清代女画家萨克达氏的两幅绢画。画面上两只筑巢的凤凰,爱意绵绵的在一棵梧桐树上。其寓意与寄托不言而喻。萨克达氏与英和的结合真的就犹如这对凤凰。并曾经是官场一时的佳话。然而,一想到道光八年,英和因“宫寝工程浸水”案发,被贬发配卜奎的命运,我便情不自禁地关注起萨克达氏的命运,并由此把关注的目光进一步投向了那些流放者的家眷与那些流放地的女性。  相似文献   
26.
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唯利是求",并拟"禁锢终身"。  相似文献   
27.
曹树蓬 《各界》2011,(8):57-59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压、省居士,又号威实。陕西蒲城县城人。王鼎少年时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十九岁补诸生,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嘉庆元年(1796年)登进士,选庶吉士,参加乾隆皇帝实录的编纂。旋授编修,至嘉庆十八年(1813年)“凡十迁至内阁学士”,  相似文献   
28.
陈仲丹 《唯实》2015,(1):69-72
曾国藩是晚清重要的历史人物,其功业显赫,当时就被人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同时他也是一个好读书、善读书的人,一生坚持读书,乐此不疲。他读书的特点除勤勉外,还偏好深湛之思,将读书的心得用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对他事业的成功有极大帮助。《清史稿》对他有个评价,称"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学问来自读书,这就是说他的功业主要归之于他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曾国藩人生的后半段主要是在忙碌的官场度过的,尤其是在组建湘军后的十多年,经常是战局紧迫,事务纷繁,但无论是  相似文献   
29.
说起我国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绘了莲花的清高、秀洁而又脱离尘俗,寄托了周敦颐清正廉洁、不受俗世污染的理想品格.而在广西桂林,周敦颐后裔繁衍生息所铸造的"百年清官村",如今则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30.
《奋斗》2005,(2):43-43
周树模(1860-1925年)字光朴,号沈观,湖北天门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周树模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副主考,广东会试同考官等职。光绪二十八年入京,由编修授御史。光绪三十三年(1970),东北三省改设行省,徐世晶为东三省总督。次年,周树模被调任奉天左参赞,后任特授署黑龙江巡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