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孔祥吉 《各界》2014,(3):38-42
恽毓鼎是清末读书人中佼佼者。按说,他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多贡献。可惜,他并没有老老实实做学问,而是走上了一条歪门邪道,财迷心窍,辜负了读书人的好名声。  相似文献   
62.
陈益 《党建》2014,(9):59-61
正顾炎武,明末清初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凭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子集无不涉猎的学识,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学术宗师。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更影响了后世无数志士。我站在顾炎武的塑像前。他目光炯然,髯须飘拂,简朴的衣冠更衬出严峻神色。四周十分静谧,静谧得足以让人抑住心跳,排遣一切芜杂的意念,感受他那漾漾溢溢穿越历史风尘的书生意气。一个在明末清初饱经忧患的学者,为什么在3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我们久久凝望?  相似文献   
63.
名人轶事     
鲁莽 《政府法制》2011,(18):54-54
纪晓岚巧解三字免杀身一日,纪晓岚在皇宫翰林院率众编辑《四库全书》。时值盛夏,烈日炎炎,酷热难忍,纪晓岚便脱袍光背,将发辫盘于头顶,伏案编审文稿。忽然,他发现乾隆皇帝正向院内走来。然而现穿衣见礼已来不及了,这该如何是好?纪晓岚灵机一动,忙挑帘钻入书案下,挡好案帘,暂且回避。  相似文献   
64.
清朝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只是"相当于"罢了。  相似文献   
65.
王玉祥 《学习导报》2012,(17):31-31
看央视的宝贝节目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别的不说,至少它会时不时地弄出个莫名的小幽默逗你开心。随便举例,有一回,它漫不经心地就把与陆游、杨万里齐名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改名为“范大成”。这大概是想当然吧,名日“大成”的人的确多得不可胜数。而前不久,它又将翰林院编修摘成“翰林院修编”。好一个“修编”!在下孤陋寡闻,几十年来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官衔,不知是哪个朝代设的。有副名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可是到了央视的节目里,  相似文献   
66.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曾国藩讲究养生之道是在入京之后。那时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目蒙,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讨起养生  相似文献   
67.
陈银健 《廉政瞭望》2023,(22):54-55
明嘉靖十年(1531年),南直隶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李春芳中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又夺得殿试魁首,初授翰林院修撰,后升翰林院学士,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李春芳家族以科举起家,以文化立世传续,称雄绵延五百余年,被称为“淮南世家第一”。在李氏家族五百余年的发展史上,产生了许多“灯塔式”的人物,如李春芳、李信、李清、李鱓、李详、李继侗等,他们或因科举激励子弟,或因忠烈影响众人,或因著述福泽子孙,或因教育造福家国。江苏兴化城区中心四牌楼上高悬的与李氏家族相关的“状元宰相”“极品封君”“九世一品”“阖门忠孝”“诗画名家”“万邦总宪”六块匾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李氏家族的家风家教和精神文化风貌。其中,李春芳无疑是李氏家族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68.
封建王朝建立之时,它就面临如何处理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关系的问题。开国之君大多采取所谓的"狗烹定律"。这样做固然可以快速解决功臣对皇权的威胁,但不可避免的造成动荡不安。相比而言,宋太祖的"杯酒士兵权"就显的更为理性和艺术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以清凉的感觉。那么"杯酒释兵权"是在何种深层次的环境下进行的呢?  相似文献   
69.
《天津支部生活》2013,(5):54-55
张之洞少时被人称为“神童”,13岁考中秀才,名列第一,15岁考中举人,26岁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1881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设清源局清理山西30多年的悬案、积案,创办学校,  相似文献   
70.
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让一些国人特别是媒体异常亢奋,因为他不仅是华裔,而且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这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想不认都不行了。哈,咱们又攀了一门"洋亲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