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舒乙 《北京观察》2011,(3):36-38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作品被搬上舞台、银幕和电视的,就数量之多而言,非老舍先生莫属,在这方面,他是冠军。  相似文献   
72.
Q.Sakamaki  李斯 《南风窗》2012,(22):52-57
"城中看不出怎样富庶,也没有多少很体面的建筑,但在晴和的阳光下,大家从从容容地做着事情,使人感到安全静美。谁能想到,这就是杜文秀抵抗清兵18年的地方啊!"1941年秋天,老舍来到云南大理时,发出如此感叹。今年的夏天,日籍摄影师Q.Sakamaki穿越多个滇之古都,以独特的视角与黑白影像记录了这个漂浮在云之彼端的西南"秘境"。  相似文献   
73.
黄大力 《湖湘论坛》2010,23(6):105-107
老舍早期长篇小说作品已初步显露出其主体风格,具体表现为"一半恨一半笑"的幽默特质,以及散发着浓郁地方风物民情气息的"北京味",这也是老舍在曲折的创作道路上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4.
物归原主     
1957年,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被打成"右派",放逐到北大荒劳动改造。家庭生活捉襟见肘,迫于生活压力,吴祖光的妻子新凤霞将丈夫收藏的齐白石所画《七雄图》和《玉兰》卖掉来填补家用。两年后,吴祖光归来,新凤霞向丈夫道歉,说没有保住他最心爱的字画。吴祖光反过来安慰妻子:"再重要的画也没有人重要。"一日,吴祖光和新凤霞到王府井,途中偶遇老舍老舍紧紧握住吴祖光的手:"祖光,我正要找你,快,快,到我家去。"到了老舍家,老舍拿出一幅画递给吴祖光:"祖光,  相似文献   
75.
养花     
金中 《新湘评论》2008,(12):58-58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相似文献   
76.
舒乙 《北京观察》2009,(1):60-61
报刊上曾有过报道,说老舍先生说过,北京最美的街是“景山前街至文津街“。 我认为此话可靠。原因是老舍先生曾把这段路写进《骆驼祥子》里,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地理背景,在第九章。  相似文献   
77.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 老舍先生的儿子,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现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外界一直称父亲老舍为“人民的艺术家”,但父亲却从不称自己为“作家”,而是“写家”。  相似文献   
78.
老舍和端木蕻良同为满族作家,但他们的抗战小说却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视点,即传统文化与萨满教文化。40年代老舍在战争语境中反思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并表达了对一种充满野性生命意识的异质文化的向往;而30年代瑞木蕻良却恰好张扬了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充满野性和活力的一面,他的抗战小说预留了一份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可以满足老舍的抗战小说的文化期待。由此,二者的抗战小说形成了一道文化互补与审美映照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79.
在我退休前的几年里,认识了许多文艺界名家和政界要人。其中老舍夫人胡絮青便是其中的一位。蒙老人晚年厚爱,把我当成她的忘年挚交。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我每次赴京,总喜欢买上一束黄色康乃馨送到安定门外东河沿她的家中。而胡老对于我也总是有约必见。她老人家跟我谈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80.
老舍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大师,在他一生创作的戏剧中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以北京人为素材,以北京的变化为线索的,处处充满着鲜明的北京地域特征,处处展现着生动的京城民俗风情。这种民俗风情的描写不仅反映着时代、社会、历史的演变和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反映着一种博大精深的历史观念、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其中包涵着他对中国悠久历史的反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对勤劳、善良、古道热肠的中国人的赞美,更包涵着他对保守、麻木、愚昧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