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297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追忆龚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严 《党史纵横》2005,(6):42-43
退休之后,我在整理笔记本和日记本时,发现1970年9月23日从《人民日报》第四版右下角剪下来的一份剪报,是新华社22日发出“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澎同志逝世”的消息,消息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澎同志,于一九七O年九月二十日因病逝世。龚澎同志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终年五十六岁。九月二十二日在八宝山举行了向龚澎同志告别的仪式。龚澎同志患病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曾前往医院看望她。”这短短的文字,钩起了我对龚澎同志的回忆和深切的怀念。初次见面备感亲切1965年8月,我从河北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系毕业,被分配到…  相似文献   
102.
人们都知道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逼迫出来的,到哪里落脚,开始没有具体的目标.红军经过千山万水、千难万险,进入甘肃境内,已筋疲力尽.总不能就这么永远走下去,到哪里落脚,成为红军高层领导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传说毛泽东从一张旧报纸上看到陕北红军的消息,才决定向陕北进发.一个关于长征的电影也有这样一个镜头: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在路边休息,不远处有几个战士闲聊,忽然一片旧报纸随风贴着地面滚来,一名战士顺手拣起,送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3.
杨奎松先生编写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这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是一部重新了解中共党史的力作。笔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受益匪浅,心中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笔者在阅读2000年版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书时,发现这本书在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上存在的问题。为了查证其准确性,笔者又找到了2003年版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经过查证发现这两处时间问题依然存在。本着使这本名著更加完善的目的,对这两处时间问题进行分析并做相应的考证。笔者认为这两处时间错误存在着前后时间上的矛盾。在《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  相似文献   
104.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同志 1944年在陕西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以身殉职.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的精神一直教育激励着全国人民.张思德的父亲张行品是村苏维埃干部.他对革命忠心耿耿,是张思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但 20世纪 30年代张国焘在苏区大搞肃反运动,张行品被坏人诬陷,惨遭杀害,直到 1987年才得以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105.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三顾特园”。最近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展出的《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显示“毛泽东是四次到特园”。根据目前我们掌握有关历史资料进行考证表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是“六顾特园”,这为还原历史、证史纠偏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做好新阶段统战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6.
最新出版的《任弼时年谱》《任弼时传》,所记1947—1948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若干史实存在错讹及相互矛盾之处。蒋介石1947年2月末并没有到西安部署进攻延安;前东原会议日期应为1947年8月23日;中央纵队并没有实际到过大会坪等。《任弼时年谱》《任弼时传》的问题在其他领袖人物的年谱、传记中同样存在。中共领袖人物年谱、传记存在三种矛盾情况:同一本著作内部相互矛盾,同一人物年谱、传记之间相互矛盾,不同人物年谱、传记之间相互矛盾。中共领袖人物年谱、传记应全面“打通”。  相似文献   
107.
对于 1937年 9月 2 5日八路军 115师在平型关的战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但有关的著作和文章对该战的称谓却比较混乱。有的称为“平型关战役”1 ,有的称为“平型关战斗”2 ,有的称为“平型关伏击战”3,有的则称为“平型关大捷”4,等等。所有这些都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及中华民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也影响着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交流。同时 ,随着研究的深入 ,从历史编撰学的角度来说 ,给该战以统一的称谓也是很有必要的。七七事变之后 ,日军轻取平津 ,以 30万的兵力 ,自北而南 ,沿交通要道长驱直入 ,扬言 3个月之内灭…  相似文献   
108.
萧栋梁 《湘潮》2005,(8):25-27
1945年4月至6月,日军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调集8万人的军队发动了针对湖南西部,特别是芷江机场,也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湘西会战。国民党调集10个军11万余人,以雪峰山为依托,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作战”,国外有人称之为“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前形势和敌我部署会战前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和战役决战阶段。美英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开始大规模反攻,截断了日本南方军的海上交通线。在中国战区,盟军于1944年10月在缅北发动八莫战役,12月…  相似文献   
109.
晓庄  辛宛 《党史文苑》2004,(7):24-24
创作过多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剧王朝柱在接受采访时说,《延安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澄清了社会上有关毛泽东和江青在延安时期的两个道听途说的误传。一是有传闻说,江青是第三者,是她造成了毛泽东与贺子珍的离异。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由于斯诺访问陕北后写成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着中国》在中外产生的巨大反响,延安来了不少中外记者,并与毛泽东接触较多。贺子珍对毛泽东过多地与史沫特莱等外国女记者接触难以理解,甚至以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要求毛泽东,认识上的差距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引起了他们夫妻情感逐渐破裂,最后导致贺子珍离…  相似文献   
110.
张敏 《湘潮》2004,(3):57-58
今年6月16日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黄埔军校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出自黄埔本校,还出自黄埔军校在各地开办的众多分校。如武汉分校、广州分校就因其学员参加了著名的战役和起义而众所周知。同样,黄埔军校之长沙分校,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现今湖南省档案馆就保存着不少有关长沙分校的珍贵的档案资料,如学生就读名单、学校部分学员的照片,校园的照片、学校编的杂志以及开学训话集等。最早的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出现于192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