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耕"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读"说明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崇尚知识的人文精神。读书,贵在立志立德,贵在志之所趋所向。对于读书,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要做到"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善读"有字"与"无字"之书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2.
姜永明 《各界》2014,(10):6-10
兄长闹红我看家 1913年5月15日(古历4月10日),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出生于陕西保安县金鼎乡楼子沟村的一户耕读之家。爷爷给他起名刘景儒,字子珍,乳名庆生。他的大哥就是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缔造者,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年长他10岁。  相似文献   
13.
蔡勋建 《学习导报》2012,(24):60-61
雪好像学会了“遁地法”,很快就潜入地下;春却像尚未完全孵化的小鸡还在硬壳一般的田野与草丛里挣扎。那天,我们一路追着北去的湘江,行色匆匆来到柳庄。柳庄,湘江附近的一个仿古院落,左宗棠早年耕读的地方。湘阴人很自豪,在清代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郭嵩焘,一个是左宗棠,俩人都是清末重臣,名震华夏。  相似文献   
14.
耕读文化是乡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弘扬耕读文化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内在要求。海宁市拥有着丰厚的耕读文化资源,在当前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传承与弘扬耕读文化既面临机遇也遭遇挑战。弘扬耕读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应注重顶层设计,凸显耕读文化作用;立足地方特色,深化资源挖掘研究;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群众思想意识;创设传承载体,延续耕读文化新风;完善保障机制,推动耕读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08,(10):61-61
张兴军、桂娟在2008年5月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指出.作为我国人口占多数的群体,农民能否养成阅读习惯,既关系到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更事关整体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民的阅读就谈不上全民阅读。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传统,形成了丰富的耕读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民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尧阳 《检察风云》2007,(21):78-79
在我的收藏品中,有一双非常精致小巧的小脚绣花鞋.那是我三年前在本地一次下乡办案中在一农户家偶然发现的.……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小村庄一正如她曾经装满了五谷杂粮,装满了诗书礼义。她静静的掩藏在闽东古田县吉巷乡的一座深山里。长期以来,她似乎要对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保守自己的秘密。可是当人们把她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时候,她那含羞的面纱被再次轻轻撩了起来。最先探访她的是慧眼独具的摄影家们。  相似文献   
18.
古镇青岩     
自古以来,青岩民俗以耕读传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9.
耕读人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平生无嗜好。最爱是读书。对我来说,生活的全部不是读书。可读书已成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似乎六神无主,心里空得慌,这是真话,我不骗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语本《诗·小雅·伐木》:伐木叮叮,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这或许是高迁村名的由来。走进高迁,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新德堂、里慎堂、省身堂、慎德堂、日新堂、积善堂、余庆堂……从东向西一字儿排开来。一个堂、一个主题、一段岁月,诉说着一个个相同而又不同的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