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35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胎儿生命权:一个欧洲人权法院裁而未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人权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条规定:"每个人的生命权都应受法律保护".但是这一规定中的"每个人"是否包括未出生的胎儿,<公约>并未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72.
脐带绕颈是产程中造成胎儿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为了减少脐带绕颈所致的不良预后,不仅产前要诊断出脐带绕颈,还应对脐带绕颈的胎儿预后做出评估.笔者对脐带绕颈患儿的脐动脉血流进行分析,以了解血流阻抗情况,预测临产后可能发生的胎儿窘迫,为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3.
论胎儿生命利益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本欣 《河北法学》2008,26(4):121-124
自然人包括生命权在内的各项基本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胎儿因缺乏主体资格,从被侵害法益的层面来看,无法成为刑事被害人。现行刑法对伤害胎儿的行为按故意伤害处理,这与行为的本质和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均存在较大的出入。无论从胎儿被侵害的可能性、与母体的相对独立性、还是从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协调性等角度出发,对侵害胎儿的生命利益的行为都有必要设置独立的罪名。  相似文献   
74.
论胎儿权利的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权利的保护既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21世纪是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时代课题”。涉及权利的理论有权利能力说、请求权基础说、生命法益说、人身权延伸保护说等,其中权利能力说可以作为胎儿权利保护的法理依据。胎儿权利保护有三种立法模式,我国应采用总括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75.
胡健 《人大建设》2007,(8):38-38
为了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不少地方的人大代表提出立法建议,主张制定《居民邻里关系条例》;为了遏制男女性别失衡,有关部门积极运作,建议将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确定为犯罪并施以刑罚,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为了延续尊老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的学者四处奔走呼吁尽快制定《孝法》,  相似文献   
76.
故意伤害罪探疑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明楷 《中国法学》2001,(3):117-131
1 .根据着手的规范意义 ,论证了胎儿伤害行为待胎儿出生为人时成立故意伤害罪 ;2 .根据故意伤害罪的法益 (他人生理机能的健全 ) ,界定了伤害行为是非法侵害他人生理机能的行为 ;根据违法阻却原理 ,说明了对于得承诺的伤害应以结果无价值论为基础认定故意伤害罪的成否 ;3.根据殴打与伤害的区别 ,阐明了以殴打故意致人死亡的只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根据共同犯罪的原理 ,论述了“同时伤害”的处理原则 ;4 .根据未遂理论 ,指出了故意轻伤未遂的不成立犯罪和故意重伤未遂应适用故意轻伤的法定刑 ;根据结果加重犯的原理 ,分析了故意伤害行为致第三者死亡的三种情形以及共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5.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 ,得出了连续伤害他人应成立同种数罪且应并罚的结论 ;6 .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 ,讨论了相关条文的性质与协调法定刑的原则  相似文献   
77.
2016年3月28日,《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经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意后正式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计生委、原卫生部、原国家药品监管局2002年公布的《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同时废止。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持续30多年处于偏高状态,2015年仍高达113.51。为加大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工作力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于  相似文献   
78.
噪声惹祸 女工产下先天聋儿 1999年初。家住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时年19岁的王丽丽,被招进入本地一家企业嵩阳陶瓷厂工作,主要从事气流磨操作。2002年10月31日,王丽丽与驻开封某部队士兵张爱民举行了结婚仪式。2006年8月,王丽丽发现自己怀孕之后,赶快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远在开封服役的丈夫。  相似文献   
79.
反思意思自治原则在急危病症抢救中的尴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报>报道,近日一名29岁的临产孕妇被转送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抢救.此前,该产妇被广州某医院诊断为"无胎心",并怀疑有胎盘低置.  相似文献   
80.
《公民与法治》2011,(18):20-20
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六部门8月16日联合召开全国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为期8个月的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