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欢迎订阅     
《法国研究》2015,(1):100
《法国研究》由全国邮局公开发行,欢迎广大读者前往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38-543。每册10元,全年征订费60元(含邮费)。同时,《法国研究》编辑部目前尚有往年各期杂志,欲订购者,请汇款至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研究》编辑部收,并注明订购年份或月份,邮编为430072,联系电话为027-68753339。全年任何时候均欢迎您的汇款征订。每册15元(含邮费)。编辑部地址: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研究》编辑部,邮编:430072,联系电话:027-68753359。发行部(负责刊物邮寄)电话:68753339;68754036,胡老师。  相似文献   
72.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22,(6):F0003-F0003
滑多快才能当冬奥会医生?狐狸蜕变:想起有一年奥运的梗,摄影师为了拍到运动员冲刺的镜头,提着设备拼命奔跑,最后超过运动员成功拍到了照片。  相似文献   
73.
高连奎 《前线》2012,(7):131-131
为什么我们党能一次次地创造奇迹?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光明的前途?为什么要以政道超越政体?为什么要以人民社会超越公民社会?由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韩毓海合著的《人间正道》一书,就此给出了答案。人类历史就是不断挑战一应战的历史。《人间正道》一书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善于应对挑战的执政能力,包括:  相似文献   
74.
郭新民书法,以章草而发轫,从小临摹,童子功深,故其所作,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宁武诸名胜处,匾联多为其手笔,观之,法度谨严,生意盎然……由章草而今草,由苏米而羲献,  相似文献   
75.
亲爱的读者,这是2013年伊始,也是《新民周刊》与您相遇相知的第15个年头。此刻我击键敲打新年献辞,刚刚穿过了阴霾沉重、冷雨袭骨的街道。这些天,北方连日降雪,南方阴雨绵绵,坏天气却泯灭不了普通人心头辞旧迎新的希望,街头巷尾,熙熙  相似文献   
76.
近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催生公益诉讼的立法。2012年8月31日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但规定过于笼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嫌,在实践中运用,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7.
牟宗三认为,胡五峰对"性"有独到的慧识,认为胡五峰的"性体"论坚持客观性原则,否认性体有善恶之分,心性关系方面,主张"以心著性"。基于五峰对"性体"的独到见解,使之从陆王系分离出来,牟宗三称其为正宗圆教。牟宗三的这一见解,在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8.
念青  曹正 《党政论坛》2013,(20):16-17
“奥巴马想干好事,得学中国集体领导制。”2013年7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出版《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一书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79.
喝倒彩     
《理论与当代》2013,(11):57-58
胡展奋在第36期的《新民周刊》上撰文指出:从古到令,京剧场子就是允许当场批评当场喝倒彩的。事实上正是京戏特有的“现开销”的现场高压,促使无数梨园子弟闻鸡起舞,殚精竭虑地提升技艺。某种意义上,喝倒彩才是动力,京剧就是“嘘”成辉煌的。或日,违心鼓掌也是一种“礼貌”和“宽容”,殊不知,因为“掌声造假”,最受伤害的还是京剧本身,失去了优胜劣汰,无论编导还是演员,一旦因掌声而“吃药”,岂不荼毒后人,谬种流传!  相似文献   
80.
本文主张将国家与社会的议题置于中国百年来的近代史发展视野当中,研究国家力量增强和社会活力激发这两个进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内在张力,而不是仅仅将国家与社会视为业已形成的两个实体。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过程,包括了在实践中密不可分、彼此支撑的三个方面:塑造民众的身份认同,以这种身份认同来勾连国家与民众;调整社会的组织体系,以此促进国家动员能力,建立社会激励体系;确立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主导策略和手段,以此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本研究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梳理了中国近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曲折进程中展现出来的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