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1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689篇
中国共产党   1672篇
中国政治   1815篇
政治理论   596篇
综合类   70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康》2006,(10):5-6
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社会和谐、人民平安,离不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和追求。国际上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追求和承诺,反过来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
张丽民 《实践》2006,(2):15-1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两个同等重要、共同向前推进的历史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的双重目标。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和谐发展又可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  相似文献   
23.
政治战略总是伴随着政党的政治活动,政党的代表性是其政治战略的价值目标方位,而政治战略是政党实现代表性的平衡系统。正是在政党政治战略和政党代表性的积极互动中,政党的价值追求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4.
只知掩饰自身才能的局限.仍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善于掩饰你情绪的激动。  相似文献   
25.
于苏光 《新东方》2005,(3):62-64
和谐是宇宙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一向注重事物的和谐性。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协调或协同,譬如认为天地人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党中  相似文献   
26.
按沈从文的思维逻辑理解沈从文,重要的在于理解沈从文通过艺术探索所体现的精神追求。上世纪20、30年代无人理解沈从文创作中艺术情感的真实性,40年代人们指责他创作追求虚幻无聊的形式主义。实质上沈从文的创作过程就是其精神追求的过程。其创作生涯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他精神探索的一次冒险,每一次冒险的同时也伴随着艺术上的新突破,由此留下了他各个不同时期精神转变过程中艺术探索的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27.
《研究与实践》2006,(6):F0002-F0002,F0003
天津市联众出租汽车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现有出租汽车6058部,驾驶员6944人,是我市规模最大的出租汽车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28.
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意义的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现实中,不同的人对自我价值的理解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从人的价值的双重构成中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合理性存在,探讨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9.
张海涛 《协商论坛》2007,(11):54-55
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女性又是家庭和谐的骨  相似文献   
30.
人的生存是需要体悟的,但更需要他者的承认。自我只有在他者的承认中才能把握生活的内涵,体会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作为属人的社会,需要架构一种承认关系,这种承认关系不单单是认识或情感意义上的内在要求,更是文化积淀的一种生成,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展开和实现。承认关系也体现了对自我的反思与感悟以及对他者的一种定位,对人本质的一种深层的注释,同时也内含有主体从自我生存意志出发对他者生存的一种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