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181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一 《中国减灾》2012,(23):24-27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在2012年接近结束的时刻,回顾十年来的"减灾文化"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62.
《中国减灾》2012,(7):40-41
湖北省地跨长江和汉江两大水系,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在严峻的灾害形势下,湖北省民政厅救灾处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视灾民为亲人,冲锋在前,日夜奋战,用无畏精神创造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用为民之举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报告文学《追赶"第一时间"的足迹》旨在以工作纪实的方式还原湖北省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减灾救灾工作历史原貌,本刊特节选其中的主要章节进行连载,以期引发有识之士的思考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3.
When a country or region experiences natural or humanitarian disasters,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is provided in the form of relief supplies and the dispatch of rescue personnel at the request of the aff...  相似文献   
64.
以阶级、战争、革命、治水等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学说及其延展研究都已成为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之间还难以达致良好的沟通与融合。自然灾害不仅促成了早期国家的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传统国家的合法性。灾害频发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灾害风险要求以主权和合法性为特质的现代国家必须对自然灾害之"暴力"负责。实际上,现代国家在救灾领域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突破灾害研究与国家理论之间的隔膜,在灾害研究中找回"国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5.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赏干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带领群众防汛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记者和通讯员走进部分基层单位,采访报道这些奋战在救灾善后第一线的人们。  相似文献   
66.
赵震宇 《中国减灾》2012,(10):33-33
青海省海东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农业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频发的自然灾害,是海东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区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广、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深、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海东地区在防灾减灾和救灾应急工作中主要的做法有:  相似文献   
67.
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应对灾荒的举措多样、方式不一。备荒措施主要有建仓储粮和兴修水利等,救荒措施主要有蠲免、缓征、赈给和赈粜等。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的应对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备荒救荒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江西是全国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损失大。自然灾害特点决定了做好救灾物资储备调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江西省高度重视救灾物资的储备调度,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着力推进全省救灾物资储备库“一十百”工程,建立健全“两支队伍”、严把“四个关口”、健全“五项机制”,全省救灾物资储备调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9.
申进湘 《共产党人》2013,(12):42-43
正红寺堡区是我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区,1998年开发建设初期的红寺堡,是一个人迹罕至,原始植被破坏殆尽,土地荒芜沙化,洪、涝、旱、风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一片土地。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如今的红寺堡,已由原来的不毛之  相似文献   
70.
7月22日早5点,北京各区县的农技人员就收到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总支发来的短信:"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了解统计灾情,指导救灾。"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总支第一时间向全站12个党支部和90名党员发出号召:关键时刻,党支部和共产党员要迎难而上,尽快深入到受灾区县,指导灾区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