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159篇
中国政治   257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善治型安全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安全模式,其理论逻辑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西方国家善治理论的扬弃,更是百年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其实践逻辑在于新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对应的安全层次不同,先后形成了被动型安全、发展型安全、善治型安全。当前,我国急需从管控型安全模式向善治型安全模式转变,需要精准识别高质量发展中的安全风险,以提升安全治理效能为目标构建善治机制,针对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有效的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02.
张少军  韩秋红 《唯实》2007,(5):38-40
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的普遍要求,表达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仍在人们的思想深处起作用。根除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树立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既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更需要通过“善治”的治理方式来达到。  相似文献   
103.
中央曾设定目标,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今已至冲刺与验收期。根据中央要求与各级立法机关表态,这一目标将被确保实现。法学专家认为,这一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构建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中国建立法治的秩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良治始于良法。新加坡的立法实践告诉我们,法律绝对不是冰冷的概念和机械的条款,它所代表的是蕴藏在文字深处的社会理想、人文关怀和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05.
法治精神是信息网络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石。在信息网络危机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良法善治"可以充分体现法治精神的根本属性和深刻内涵。"良法"和"善治"应当是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弘扬和光大法治精神的两条研究主线。科学的信息网络法律、法规意味着"良法",是衡量信息网络危机管理的重要价值尺度和理性渴求;客观的信息网络空间治理措施即电子治理意味着"善治",是信息网络危机管理操作的基本范式。在信息网络危机管理中应该坚持法治性原则:正义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和全球化原则。应当建立充分体现法治精神的信息网络危机管理系统:信息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和依法电子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6.
亚里士多德对“法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何谓“良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法律具有告知、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诸项功能。为实现这些功能,立法中对相关制度的规范性、确定性的表述,应当是评判一部法律是否为“良法”的基本标准,也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的法治思想,可以说是法治思想的源头之一。他的良法思想、法律适用思想以及对法与道德的论述,可以使我们从其法治思想的源头上进行一些追溯,对我们更好的理解法治的本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8.
善治理论视野下党执政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善治理论,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善治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一定的制约和依存关系。善治理论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国走向善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善治理论,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善治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一定的制约和依存关系。本文在分析善治理论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善治理念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路径依赖,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国走向善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0.
"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新颖关系的一种最佳状态.依据俞可平教授关于"善治"的10条标准,社会治理要达到"善治"的境界任重而道远,国际社会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去追求.为了社会和谐与善治的目标,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回应公民需求解决合法性问题,通过与民间更多合作而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均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