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159篇
中国政治   257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治理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逐步形成了人民公社的治理模式,但是人民公社的治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国家现代化的需要,所以人民公社的治理模式被村民自治所取代,对农村的管理方式也由国家对农村的全面的控制逐步转移到政府和村民合作治理,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大进步。而治理只是体现了一个过程,善治才是治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以,善治无疑应该成为我国农村治理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2.
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的所要达到的境界是善治。善治视野下政府治理能力基本要素包括政府获得合法性能力等六个方面。认真对待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有助于解决当前的一些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3.
白甫易 《今日浙江》2013,(20):34-34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管是实现“中国梦”,还是落实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政治品格,体现了党员干部能政善治的本事和水平。要做到狠抓落实.就必须按照“狮子型”干部的要求,着力提升八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4.
《群众》2013,(7):68-70
农村治,天下兴。邳州通过强化党组织决策权谋划“做什么”,通过保障村代会议定权决定“做不做”,通过落实村委会执行权明确“谁来做”,通过完善群众监督权保证“做得好”,在村级治理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书记罗志军对邳州“四权”建设作出了“邳州经验可以进一步总结推广”的重要批示。6月2日,在农民日报主办的“全国村级治理邳州探索研讨会”上,来自有关部委、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站在理论前沿,结合邳州实践,纵论村级治理大计,为中国乡村治理探索新路。现摘其要点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5.
频发且破坏性日趋升级的重大突发事件对党的有效治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遵循善治理论解析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素质,应具提高党和政府明晰无误的公开透明力、临危不惧的责任担当力、公正有效的严明法治力、高效便捷的沟通回应力、总揽全局的高效有为力。  相似文献   
86.
公共行政的实质是谋取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行政需要伦理精神的引导和支撑,这是现代公共行政的必然要求。在公共行政中凸显正义、责任、诚信、宽容、奉献的伦理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善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7.
为民立良法     
近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深入调研、认真审议。制定出了一部部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使重庆市的立法工作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88.
张尚仁 《思想战线》2012,38(2):31-36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带系统性的"善治"社会管理论。该理论认为,对社会应以柔性管理为主。"柔"与"和"是"道"的本质属性。柔性的社会管理,其内涵包括"天下神器"、"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正治国"及无形管理比有形管理更重要的思想。社会的治理者,必须重视民生;要在民众中形成淳朴的社会风气;不可与民争利,在利益面前要将自己摆在最后;管理民众时,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实不居其华",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限制管理者的权力、政策法令制定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决不可以武力称霸天下以及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89.
李洁 《求索》2013,(3):172-175
全球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犯罪问题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究其产生的文化根本原因为:消极的老年观、空虚的老年精神世界、不和谐的老年家庭文化以及失调的老年制度文化。为了缓和并消除老年群体与城市主流秩序的冲突,建设和谐社会、形塑和谐文化,国家可以通过"文化善治"的方法来提升老年人主体的思想文化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和增强老年法制规范的调和力,达到"以文化罪"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0.
申来津 《理论月刊》2010,(8):115-117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运行的基本要求,行政主体所依之"法"则是依法行政的内核,依"良法"行政是现代行政法治的本质特征。对"良法"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宪政主义对"良法"在实质和程序两个层面都提出了要求,"良法"既要体现"真"、"善"、"美",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又要符合一般的法治程序原则;文中指出宪法是"良法"的制高点,并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宪法至上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