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2010年10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此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150多万字.这是我国苏联史学界少有的大部头学术著作.细读全书,我觉得该著作特点非常鲜明.  相似文献   
12.
苏东剧变使得古巴经济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在这种形势下,古巴90年代以来对其经济结构和制度逐步进行了改革,重点是打破外部对古封锁,重建对外经贸关系,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古巴的经济发展将会走中间道路。 一、谨慎推进经济改革 60—80年代期间,因有与社会主义国家所签订协议的保护,古巴具有稳定的出口市场,各项收支平衡,1972—1985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曾达到6%。苏东剧变后,古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中断,致使1989—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5—40%,消费水平下降约30%,外资额下降了80%多,公共赤字占GDP的33%,进出口额分别下降72%和67%。 在这种形势下,古巴面对内外压力,在坚持公有制和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同时,谨慎推进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从1988至1998年,我曾5次出差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期间,我目睹了阿国发生的许多令人震惊甚至难以置信的剧变,如今仍历历在目。1988年11月2日下午,我由布加勒斯特乘罗马尼亚航空公司班机首次飞往地拉那。当时,由于罗马尼亚能源紧张,布加勒斯特机场候机楼里没有供暖,室温很低  相似文献   
14.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得出结论:“中国革命的终极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也就没有疑义了。”随着“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高潮的出现,更无疑义了。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人们的疑义产生了。另一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却在蓬勃发展。最近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必将对今后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应当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呢?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博弈方。面对中东剧变,俄罗斯外交奉行了实用主义原则,通过“两面下注”的手法,保持与各相关方之间的联系,以确保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与经济利益。俄罗斯外交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防范中东政治动荡的“溢出效应”,保持俄罗斯国家发展进程的延续性与稳定性。从当前形势来看,中东变局引发俄罗斯政治“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未雨绸缪预见苏联乱局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对"和平演变"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他明确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1980年代,思想大解放极大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大业,但一些形形色色的思潮也趁机而入,有些人提出了所谓的"政治改革",也就是后来造成苏东剧变的那种"政治改革"。对此。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在各种场合表示了坚决反对的态度。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与外国客人谈话时指  相似文献   
18.
苏东巨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输在自身上,输在政党学习和政党学习质量上,输在自我迷失上。认真分析苏联、东欧国家执政党在政党学习方面的历史实践,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孝 《党建》2011,(9):60-61
文化操纵是美国的“攻心”之术,其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今年2月以来,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相继爆发“茉莉花革命”,虽然具体情况有所差别,但这次“茉莉花革命”与以前苏东剧变时发生的“天鹅绒革命”、独联体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异曲同工,都是美国通过文化操纵发动软战争,攻掠全球战略要地。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苏东剧变,对世界产生了长远影响。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苏东剧变的国际背景,苏东剧变则拓展了国际资本发展的空间和霸权,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了严重挫折,但也加速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更新、政策调整和模式转换。苏东剧变,在中国引发了深刻的反响,却没有阻止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取得了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