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995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海上苏东"的战略决策,十分正确。两年多来,这一关系全省大局的跨世纪战略工程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推动江苏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海上苏东"的战略,省民建于日前组织调查组赴盐城市进行了专项调查。一、关于盐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盐城市沿海地域位于全国、全省海洋中部,南临南通,北依连云港,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全省的60%。绵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12个自然港、且大部分条件良好。优越的区域位置和港航资源,为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几百年来,原黄河与长江的合力造成了盐阜平原的大片陆地,至今该市仍以每年净增2万  相似文献   
132.
新世纪头十年里,美西方有“十个没料到”:一没料到昔日所谓冷战的“胜利者”成为今日的“失落者”;二没料到苏东剧变后,却“反常地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困境及其在世界领导地位下降的开始”;三没料到俄罗斯会‘‘抵抗西方势力和西方价值观”最后弃西方而去;四没料到新兴大国如此快速进入世界舞台中心;  相似文献   
133.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4.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古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时,国际局势发生了急剧而重大的变化:先是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滑向资本主义轨道,随后是1991年震惊世界的苏联解体。这场政治地震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空前的低谷,更使与美国相隔咫尺的古巴受到“双重打击”: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与古巴经贸合作的中断,使古巴国内粮食、能源、原材料、资金等奇缺,国内经济几近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极端困苦,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大家庭”战略关系的彻底终结,使古巴同时失去了重要的战略依托。国内极少数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失去信心,反对古巴共产党(以下简称“古共”)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言行甚嚣尘上。与此同时,美国对古巴加强封锁和“制裁”,妄图“以压促变”、一举颠覆古巴社会主义政权。  相似文献   
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句话从根本上抓住了苏联演变的症结之所在,比与戈尔巴乔夫同病相怜的右倾官方马克思主义者提供的一百篇解说更有说服力。有一种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冷战是西方工人  相似文献   
136.
东欧剧变的动因,10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在二战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对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不可能迅速取得政权,没有苏联,东欧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尝试不致被扼杀;没有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西纳特拉主义,东欧的社会主义政权不致迅速倾塌,成也苏联,败也苏联,这就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37.
借鉴国外执政党经验教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概念。我国改革和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公平与发展问题,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8.
西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源地,英、法、德等国的工人运动是近代国际工人运动的"突击队",十月革命以后,西方国家的共产党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共产党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开始进行变革,苏东剧变使这一变革的速度加快。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共产党的深刻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三个特征,深入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认真总结苏联剧变的教训,对正在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2010年10月出版,分上中下三册,共155万字.全书分六编:十月革命与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与苏联剧变的原因与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