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43篇
中国共产党   1040篇
中国政治   1110篇
政治理论   318篇
综合类   5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培育新农民 倡导新风尚 发展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省各地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为载体,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主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82.
中国哲学史教学对于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哲学史关注的中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依据及实现途径问题.本文围绕着什么是及如何塑造和谐人格,儒家、道家、佛家都对人智慧的开启、身心的和谐、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以及实现和谐人格的工夫途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3.
杜贤伟 《当代贵州》2010,(18):27-27
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全省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贵州的农业自然基础条件比较差,但是只要把路子搞对了,农业还是可以发展的,农民还是可以增收致富的。  相似文献   
984.
衡量一个人成才与否的标准在于其人格发展是否健全,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培育怎样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局。基于文化与人的相互改造,文化产生内生力作用于人的社会心理等逻辑分析,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坚持塑造大学生所处外部文化环境和所处大学文化氛围并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98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同志,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培育学习型党员队伍,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系.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86.
移风易俗,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多年来,宁海县坚持基层治理理念,促进移风易俗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同频共振,有效涵养了社会清风、文明乡风、和谐民风. 深化改革倡文明 “葬”法绿色外化生态文明.2003年开始,全县“三沿五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坟墓专项整治工作,平迁坟墓16万穴,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生态化.把新改建道路、新设立开发区、扩建风景区、新建住宅区周边环境可视范围的坟墓也纳入整治目标.同时开展乡村墓地建设,近两年来下达财政补助资金1800多万元,共建成生态墓地662处,绿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987.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自治.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与建设工作的新的增长点。在此,笔者就做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88.
企业的文化培育和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文化精神的培育和文化形象的提升。文化精神是文化形象的核心,文化形象是文化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为了体现文化精神而塑造出来的形象。企业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通过特定的文化形象逐渐为消费者所认知和接受,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成为确立和巩固企业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989.
旅团级党委机关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前线指挥部”,必须着眼筑牢核心价值理念、定格军营主流精神、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坚持常态系统固本强基,做到高瞻远瞩知行统一,以责任、思想和人格的力量躬身引领,强化官兵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90.
一、学习型法院与法院文化 所谓学习型法院就是按照学习组织理论的要求。结合法院的性质和特点,把法院群体成员与法院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通过培养整个法院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法院群体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法院全体成员公正执法的理念,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机的、符合人性化特点的、持续发展的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