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6月27日,英国原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正式接替托尼·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任期直至2010年5月。这一消息很快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当人们在热议布莱尔执政十年的是非功过,并全力揣测布朗的内政外交走向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布莱尔的辞职和布朗的接任,不仅仅标志着英国结束了一个时代,更意味着整个欧洲结束了一个时代——至此,欧洲各大国的新一轮权力传承和嬗变宣告基本完成。新一代领导人是否将把欧洲带人一个全新的时代呢?  相似文献   
102.
幽默漫画     
《人事天地》2007,(8):56-56
  相似文献   
103.
如果想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行程,你并不需要看电视或者读报纸,美国国务院的官方微博会适时通知你希拉里的动向;如果想看看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工作计划,也不用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微博会一清二楚地告诉你;而好奇德国总理默克尔生活的人们,微博是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4.
李钢 《新湘评论》2012,(20):23-23
上世纪4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次应邀在一学校毕业典礼上讲话。他走上讲台,环视毕业生几十秒后,只说了一句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又重复了这句话之后,便走下了讲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短的毕业演讲,  相似文献   
105.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作家冯骥才也讲:“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因为文化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文化何以能量巨大,力可敌国?究其本源,  相似文献   
10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31):40-41
看看奥巴马几年间多少黑发变白发,就知道当领导人有多辛苦。“政治家也是人,也需要休息。”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话绝对是发自肺腑。  相似文献   
107.
刘道玉 《学习月刊》2011,(21):14-15
2011年10月5日,是一个令世界悲怆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不幸病逝,享年56岁。噩耗传出,令全世界震惊,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等政要、  相似文献   
108.
越来越多的街头凶杀.青少年帮派犯罪和个人携带枪支犯罪形成了今天英国的新型犯罪。英国首相布朗指出,英国正处于新型犯罪时期。  相似文献   
109.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9):109-111
有人说,在英国首相中,丘吉尔是最特别的一位。没错,论文采,丘吉尔的文笔不逊于很多英国作家;论幽默,他的“幽默指数”甚至领先于与他同时期的萧伯纳;论能力,他带领英国民众战胜了残暴的德国法西斯……不过,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多半是他的幽默和机锋,下面就撷取一些丘吉尔的幽默对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0.
骆驼 《廉政瞭望》2011,(8):65-65
伦敦东南一所小学的校长马克·埃尔姆斯2009-2010财政年度的收入被曝光,一下子成了热点新闻。虽然他的收入中没有哪一项不能摆在光天化日之下,但是,二十几万英镑,几乎相当于英国首相年薪的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