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3篇
法律   19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41.
为研究牦牛FGF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基因的序列特性及其在子宫中的表达水平,根据黄牛FGF18基因序列5′端和3′端的保守性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之后通过基因克隆得到牦牛FGF18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FGF18基因在妊娠早期和非妊娠期牦牛子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牦牛FGF18基因序列编码区长624bp,编码207个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约为9.7%;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显示,它与黄牛FGF18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99.7%,表明FGF18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编码产物的主要功能是胁迫应答和信号转导,与IL-1有相似的结构域,并且含有典型信号肽,整体表现为亲水性。QRT-PCR检测结果显示,FGF18基因在妊娠早期牦牛子宫中的表达量是非妊娠期子宫中表达量的24.7倍,说明FGF18蛋白在牦牛胚胎的早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2.
为探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小鼠的肝细胞凋亡机制及不同毒力菌株引起的肝细胞凋亡的差异,选取毒力差异显著的2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建立不同毒力及菌量的小鼠感染模型(A组低剂量攻弱毒、B组半数致死量攻弱毒、C组半数致死量攻强毒、D组过量攻强毒),利用建立的小鼠肝细胞凋亡因子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细胞凋亡途径的重要因子表达量的变化,同时应用TUNEL技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情况。TUNEL结果显示,4组小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凋亡,凋亡程度与细菌毒力呈正相关。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死亡受体途径的重要因子Caspase-3和Caspase-8的变化趋势相似,在4组小鼠表达量变化大体呈现相似的趋势(P0.05),即在感染早期(12h~2d)表达量急剧升高,至峰值后逐渐降低;NF-κB在感染早期升高,且在感染后期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线粒体凋亡途径的重要因子bcl-2、bax组间和组内的变化趋势都不是很明显(P0.05)。表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存在剂量及毒力依赖性,并主要依赖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3.
目的建立19个常染色体STR及Amelogenin和4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并对其效能进行评估。方法用五色荧光标记20+4Y—STR基因座,建立同步扩增检测体系,用ABI3130XL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GeneMapperID3.2软件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均衡性、稳定性、特异性、同一性和稳定性,并观察混合、降解及微量检材的分型情况。结果采用本文体系,DNA模板量在0.05~1.00ng时,分型准确,均衡性、特异性好;混合、降解及微量检材分型正确。该19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累计个人识别率大于0.999999999,三联体累计非父排除率达0.999999985,Y—STR单倍型多态性为0.592。结论本文建立的复合扩增体系分型准确,稳定,在法医学案件检验及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4.
目的建立24个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4个基因座(包含D8S1179、D5S818、D2S1338、D18S51、D6S1043、D2S441、D3S1358、vWA、D19S433、D16S539、CSF1PO、Penta D、D22S1045、D13S317、D1S1656、D7S820、TPOX、Penta E、D10S1248、TH01、D12S391、D21S11、FGA等23个STR基因座及1个Amelogenin基因座);合成引物,上游端标记荧光染料;收集DNA数据库建库血痕及口腔拭子样本及相关11种动物样本,采用本文方法进行复合扩增;并对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稳定性、种属特异性、检材适用性、混合样本的检验等系统性能指标进行验证。结果本文复合扩增系统对最长保存9年的各种血痕检材完整分型成功率为100%,且均衡性良好,无非特异性扩增,口腔拭子的成功率为97.8%,灵敏度达125pg,对含有抑制剂样本,在血红素浓度≤600μmol/L,腐殖酸浓度≤50ng/μL时检出效果稳定,种属特异性好。结论本文24个基因座复合扩增系统在DNA数据库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5.
为建立检测肉食兽类细小病毒荧光定量PCR方法和探索细小病毒基因组拷贝数与病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肉食兽类细小病毒VP2基因区分别设计了1对保守引物和1条TaqMan-MGB标记的水解探针,通过对貉细小病毒(RDPV)LN10-1株VP2基因上的长度为92bp的保守片段进行PCR扩增,构建标准重组质粒,由已知浓度的重组质粒通过荧光定量PCR体系建立标准曲线,建立了检测肉食兽类细小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在3.50×102~3.50×107 copies/μL范围内与Cp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可达0.999),最低检测浓度为35.0copies/μL。通过标准曲线得出RDPVLN10-1株样品的目标片段拷贝数,将拷贝数值与TCID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拷贝数值与病毒TCID50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血凝效价与病毒TCID50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与用血凝效价测定病毒含量的方法相比,用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得的病毒拷贝数值更能准确地代表活病毒的含量。  相似文献   
346.
微束X射线荧光(microbeam X-ray fluorescence,micro-XRF)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束分析技术,以其灵敏度高、所需检材微少、检测精确、非破坏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micro-XRF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micro-XRF在法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其在射击残留物、指纹显像、毒品来源及生产工艺等物证鉴别方面及其在犯罪现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近年来智能、便携化的micro-XRF技术设备已经开始得到应用,相信其在法医学鉴定中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347.
罗顿  贾晓光 《政法学刊》2004,21(3):69-70
索尼SONY WVC-CD300数码照相机与SYJ-5型视频荧光鉴别仪应用在文件检验时,视频荧光鉴别仪部分功能可用 该种数码照相机代替,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348.
黄艳 《八桂侨刊》2004,(4):57-57
防止光照对颜色的破坏,尤其是天然光和荧光。经常暴露在光照下,连幻灯片(正片)与底片(负片)也会脱色。  相似文献   
349.
350.
胶带的广泛使用和胶带面的粘性,造成了胶带粘面上易遗留犯罪嫌疑人的指印,对这类指印的显现方法通常用悬浮液法、炭素墨水法、染色法等。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利用8羟基喹啉显现胶带粘面上的指印效果较好,经其它方法验证试验很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