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1041篇
中国政治   435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张学良将军曾有两个卫队营,即卫队第一营和卫队第二营。我原是张学良将军卫队第一营上校营长,当年曾在临潼华清池负责过蒋介石的警卫工作。1936年12月12日,我在张学良将军的直接指挥下,作为“捉蒋”现场指挥官和亲历者,执行了华清池“捉蒋”任务。  相似文献   
52.
邓攀 《世纪风采》2012,(7):25-30
刘伯承元帅是四川开县人,南京曾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的首都。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刘伯承元帅两次受命到南京工作:  相似文献   
53.
陈予欢 《黄埔》2012,(2):34-38
陈减是民国军事统帅及国民革命军重要将领,是“黄埔嫡系”中央军高级将领。其毕生追随蒋介石左右,是中国国民党跨越海峡两岸举足轻重的军政领导人。他早年投效粤军,崛起于黄埔军校,其倚仗起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第十一师,及后来统辖第十八军、衍生改编的第十四师、第五十二师、  相似文献   
54.
痴公 《政府法制》2013,(29):17-17
中国不乏硬骨头的文人。鲁迅先生,人称他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他向黑暗的社会冲锋陷阵。最近读了岳南先生写的《一代国学大师》一书,又认识了一侄硬骨头文人刘文典先生,故神思奔逸,有了许多杂芜的感想。  相似文献   
55.
《理论导报》2013,(5):I0001-I0001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的极端危急情况下,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审时度势,决定利用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起义军2万3千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发动了  相似文献   
56.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让我们揭开这位传奇科学家身上神秘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有趣的竺可桢。同班同学胡适曾预言他活不过20岁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上虞东关镇一户小米商家庭。父亲竺嘉祥是一个有名的老实人,经营着两间屋面的一个小米行;母亲顾金娘虽然不识一字,但性情贤惠。竺可桢是父母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57.
和大多数黄埔名将不同,戴笠不是通过率军打仗、屡建战功而获得声名的,他发迹于搞情报。戴笠被人期望的全部威力,似乎全来自于他高超的情报能力,以及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抗战后期,由戴笠主持的"中美合作所"更是臭名昭著。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希姆莱",称他统治的军统为"无辜者的魔窟"。的确,在国共战场上,戴笠满手血腥,然而在攸关民族大义的抗战时期,他亦有不少正义之举,并被许多国民党人描述为  相似文献   
58.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2,(17):18-23
重庆谈判刚刚结束不久,蒋介石便仗着拥有数倍于我党武装力量的所谓美式装备的国军,向我党发起挑战,内战已是迫在眉睫。毛泽东本着和平民主团结的民族大义,尊重美国其间所作的斡旋与调停,力求和平解决国共之间的争端。面对蒋介石的步步紧逼,毛泽东针锋相对,有效地将反击蒋介石"围剿""清剿"的自卫战争,导向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59.
翻开尘封的档案,透过历史的烟雾,回眸当年上海刚解放时的峥嵘岁月,令人感慨万千。虽然当年国民党的军队像雪崩一样地瓦解了,但国民党保密局派一些训练有素的特务不断地潜入内地搞暗杀领导人阴谋。面对严峻的形势,新成立的上海  相似文献   
60.
《黄埔》2013,(2):34-36
1937年12月23日,日军西路矶谷师团大举南侵。,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畏敌如虎,望风而逃,失陷济南后又连连丢失泰安、大汶口、兖州、曲阜、邹县,日军兵临滕县。与此同时,日军东路板垣师团在占领青岛后,沿胶济铁路西进,迫近临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