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1041篇
中国政治   435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樊振 《前进论坛》2013,(10):47-49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今简称"临委会"),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左派和部分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人,为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动统治而建立的政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江苏是农工党建党初期,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前就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早在1927年,就有人在上海加入组织。1928年,张曙时派王仙舟等人到镇江进行活动,建立"重点"组织。戴盆天与  相似文献   
82.
康鹏 《党史纵横》2012,(12):9-14
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九四二》今年6月17日在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发布预告片。据介绍,《一九四二》的拍摄计划于1993年提出,经历三起三落十八载后才得以顺利开拍,将于今年12月在国内上映。《一九四二》改编自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该片描述了1942年中国抗战时发生在河南等地的一场大饥荒,以此回望历史,探讨中华民族在深重灾难中表现出的丰富人性。电影《一九四二》,使得许多人第一次听说发生在70年前的河南大饥荒,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引用了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有关河南大饥荒的许多报道,正是这个正直的美国记者,促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最终采取果断措施,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河南灾民。通过白修德的报道,人们得以了解到那段被遮蔽多年的惨绝人寰的历史。  相似文献   
83.
韩兆福 《春秋》2011,(6):12-14,1
1932年的秋天。原在济宁市城内里场子街开了一家杂货铺、名不见经传的游邦孚.突然成了西北军总司令、与蒋介石拜把兄弟的冯玉祥将军的舅父老爷.一时间,冯玉祥、游邦孚认亲之事,成了轰动济宁的大新闻。  相似文献   
84.
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为何挑起"迁都之争",史学界一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使蒋介石感到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南昌地区和江西已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在南昌,他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迁都之争"是蒋介石阻挠汪精卫回国,争取时间完成反革命政变准备的"杰作"。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85.
梁伯祥 《黄埔》2011,(6):56-57
棉湖大捷1925年3月初,陈炯明乘东征军深入潮汕,兵力分散之机,命令林虎、李易标集结主力,从兴梅挥师南下,妄图在棉湖一带歼灭黄埔学生军。3月12日,林虎率领刘志陆等部精兵2万多人,分几路杀向棉湖。消息传来,蒋介石派钱大  相似文献   
86.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87.
《传承》2013,(11):151-151
蒋介石是靠办黄埔起家的。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之后,就将黄埔军校作为自己的发家资本了。他常常到军校训话,张口就是“本校长”如何,高唱三民主义,以孙中山的当然继承人自居。他甚至故作姿态地说:“本校长向来是革命的,假如不革命,你们就一枪把我打死!”除了训话外,蒋介石还坚持每个星期都到黄埔军校找学生面谈,既是考察学生素质,也是培植自己的亲信。  相似文献   
88.
黄哲嗣 《黄埔》2011,(4):44-45
徽章是用以表示身份、职业、荣誉或用以纪念某一事物的特殊标志,它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笔者拥有一枚战干四团圆形徽章,其直径30毫米,厚度2毫米,铜质烤漆,边角圆钝,铜锈包浆自然,白底兰字,局部烤漆脱落,章正文"军  相似文献   
89.
魏得胜 《廉政瞭望》2011,(11):67-67
普通人的吃饭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芸芸众生,皆为生活奔波。然而有两个历史上的极权人物——慈禧和蒋介石,他们餐桌上的风云皆有人记录,观之实在让人咂舌。  相似文献   
90.
赵毅 《红岩春秋》2014,(8):72-74
正抗战胜利后,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进步刊物《民主》周刊是一本政治性很强的刊物,主要报道当时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外还有一周时事述评、一周大事记、随笔、各地通讯等内容。《民主》周刊从1945年10月13日创刊至1946年10月30日被迫停刊,共出版了54期,尽管只有1年多时间,但她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年来有志之士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过程,对于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政治阴谋、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起到了积极作用。承续《生活》周刊揭穿蒋内战阴谋关于《民主》周刊,不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