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刘忠全  陈东英 《探索》2008,1(2):126-129
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蕴涵着两个维度:自由的个人与和谐的共同体,它展示了人-社会-国家-共同体这四个因素的内在统一.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不是空穴来风,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发展问题的价值反思,目标是在个人与整体、权利与善的张力中寻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32.
发回重审案件是否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上诉案件有维持原判、变更一审判决以及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三种处理结果。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仅仅适用于变更一审判决的案件,还是亦包括适用于发回重审的案件,这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均有较大争议。本文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价值含意出发,结合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诉讼原则,论证对于发回重审案件,应当依据重审认定的案件事实,并在尊重控审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发回重审案件是否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相似文献   
33.
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女人的"隐而不见性",都深深地根植于社会结构之中,深受财富、威望和权力之影响。当社会发生变化之时,一切都在改变。人类的性包含了很多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性正是被这些因素所构建、所塑就的。自宋至清,无论是寡妇、女儿还是妾的财产继承权都不可和男子的继承权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这俨然是性别在财产方面的一种分层。性别暴力是一种男性支配的表现,不是天生的性欲,当一个文化贬抑"女性化"特质时,男性就会借由性别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支配来贬抑女性。性法律是性分层和性迫害最强有力的根据。因此,性别在法律上得以分层,并成为性别不平等、性别压迫的来源、媒介甚至工具,尽管这种分层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34.
蕴涵与一致性原则是逻辑系统不可或缺的,蕴涵是逻辑系统的表述方式,而一致性是逻辑系统成立的基本条件,蕴涵与一致性存在密切联系.无论是罗素实质蕴涵,还是刘易斯的严格蕴涵,都出现了相类似的"蕴涵悖论",其原因是违反语言常识的直观、违反了一致性原则的缘故.所以,正确有效地推理离不开对蕴涵和一致性原则的讨论.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从幼儿文学作品本身蕴涵的德育意义入手,谈谈在教学中引导幼儿从作品美好的主题、有趣的题材、生动的形象、活泼的语言中感悟真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36.
冯彦波 《求索》2007,(4):150-152
金岳霖是中国最早系统深入地讨论逻辑哲学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本文对金岳霖的逻辑哲学思想一逻辑、逻辑系统和蕴涵进行了论述。研究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哲学思想,对于推进中国逻辑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7.
张弓长 《长白学刊》2005,(5):112-112
杨魁森教授的<当代哲学与社会发展>一书,收集了他从1985年-2004年20年来所写的重要哲学论文.本书的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读后颇受教益.概括起来说,似应归结为:作者以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哲学创新的思考.我想从下列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对该书思想蕴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道德发挥着其他调控方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从而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包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在伦理标准、权利主体、道德责任、社会公正、平等等方面赋予传统道德新的内容,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蕴涵,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论法治江苏的科学蕴涵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蒂生 《群众》2006,(5):36-39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江苏省委围绕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法治化,实现“两个率先”,作出了建设法治江苏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法治江苏,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江苏的具体实践,对我省现代化建设整体进程是一项颇具创造性的积极探索,标志着我省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  相似文献   
40.
在我国民主和法制化进程中,监狱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实务界学者们和官员们的关注。在此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大量涌现,本文拟从监狱行刑功效有限性的解析中,阐述自由刑及其传统监狱在改造罪犯方面的弊端,进而引发出本文的理论支撑和逻辑前提:“监狱行刑悖论”这一命题。以求在行刑社会化、人道化的视野中探寻建构现代监狱制度背后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