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339篇
中国共产党   986篇
中国政治   921篇
政治理论   295篇
综合类   6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点是企业,企业不仅是市场主体,同时也是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铁三院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在较高起点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必须要在业态转型、市场开拓和苦练内功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仍然需要解决自主创新这一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两轮驱动的综合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2.
地方高校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共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前地方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学校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地方高校必须从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现的共性问题入手,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通过在舆论宣传、党员发展、党员培养、评价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将地方高校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两者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94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深化,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之际,迎接新赶考新挑战,必须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离不开“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以“第一个结合”为依据为基础,从实践品格上和理论互补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理路,有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磅礴伟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4.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命题。学界从内涵、必要性可能性、历程、意义、进路等对其展开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拓展与深化“第二个结合”研究,仍需从内涵“深度”、意义“高度”、历史“长度”、视野“宽度”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945.
在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百年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重大理论命题,创立了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想方法。习近平“两个结合”思想方法的原创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创立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范式,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话语表述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高度重视和多维解析,建构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完整的动力机制;坚持系统思维,规定了在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科学回答“四个之问”中,通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4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植于中华大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其首创的“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也为今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指明了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947.
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革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场目标明确、团结统一、内容深刻且意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我们党开创了立足中国实际,坚持独立自主道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局面,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重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延安整风关于“中国化”基本原则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内蕴普遍性原理和民族特殊性规律、中国化与世界化、传统性和现代化等多对辩证关系,对新时代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马克思主义不是亘古不变的教条,各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其二,要以中国做中心,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其三,要以批判精神吸收和借鉴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成果,以利于开辟和创造适合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48.
继“两个结合”被正式写入第三个历史决议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阐明“两个结合”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具体意涵,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总体理论工程的构建提供了明确的战略谋划。站在历史总体性的立场高度,“两个结合”具有内在交互关系。其哲学性质的历史定向具体展现为双重智识——理论辩证性思维与社会系统性思维的综合运用。承前启后,贯穿于“两个结合”内在逻辑的历史总体性立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持续布局;一脉相承,理论辩证性思维统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各个理论范畴,突出党带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理论自觉和政治智慧;吐故纳新,社会系统性思维兼顾理论构建与现实展开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为关系,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活力。“两个结合”是历史经验与历史意识相统一的思想结晶,是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体现。“两个结合”正在历史地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历史到文本,又从文本返回至历史现场的理论性指南。  相似文献   
949.
随着建筑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载体。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到安装,都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革命性推进。为了培养更多装配式人才和大国工匠,将先进技能融入教学中已是当务之急。加强校企合作,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置,共同制定课程标准。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方式,紧扣装配式深化设计员、施工员岗位核心技能,融入装配式专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证内容,依托产教融合真实项目构建装配式课程教学模块,采用任务引领、“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提高技能,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50.
冯颜利 《探索》2024,(1):1-12+16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精华与实践总结,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厚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其价值观、主体观、创新观、问题观、系统观和天下观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邃光辉。坚持人民至上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价值观,即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由人民评判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强调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实践相互影响的实践辩证法和科学认识论。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不断深化对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系统性策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胸怀天下,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不同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世界大同观与天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