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15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203篇
工人农民   241篇
世界政治   7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8篇
法律   10221篇
中国共产党   4854篇
中国政治   8090篇
政治理论   2490篇
综合类   428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968篇
  2014年   2547篇
  2013年   2135篇
  2012年   2589篇
  2011年   2630篇
  2010年   2437篇
  2009年   2382篇
  2008年   2736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814篇
  2005年   1487篇
  2004年   1343篇
  2003年   1150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710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从法律的单一适用到法律选择规则的出现,从单点要素的定向指引到多元利益的综合考察,从分配立法管辖权的选择方法到关注结果的选择方法,从片面强调主权优位到渐渐注重平位协调,仿佛总是有一根经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国际私法理论之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博登海默即曾指出:"在冲突法领域中,有关公平与正义的一般考虑,在发展这一部门法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大的作用."[1]法律选择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课题,传统国际私法形式正义价值观向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法律选择方法理论的变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作者决定通过对法律选择方法中正义追求演进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整个国际私法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价值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92.
“你看,就是这个商标”,王立义指着流水线上川流不息的饮料产品让记者看——那个由一只卡通兔子和“兔巴哥”三个字构成的商标。“就是商标上的这三个汉字,我原来做梦都没有想到,因为它,我居然和那么遥远的一个国家、那么有  相似文献   
93.
据央视报道:日前,浙江省奉化市长汀村12位农民因不服所在地段被省政府批准出让给某地产公司,将浙江省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被上诉的法人代表是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后判决:“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应诉处于2005年9月1日所作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这意味着,上诉省政府的12位农民胜诉。  相似文献   
94.
《劳动保障世界》2005,(7):30-30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主要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在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难,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经担保机构承诺担保,通过银行发放贷款的一种特殊的信贷形式。它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重要扶持政策,其目的是通过信贷支持,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近日,我刊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讯问有关小额担保贷款的具体事宜,为解答大家的问题,我们将在近几期的“有问必答”里一一回答。  相似文献   
95.
特许经营特许人与受许人是地位平等、互相独立的市场主体,二者关系本应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但是,特许人对特许经营组织的“持续控制”,以及特许经营合同缔约过程中存在的受许人投入专用性资产和特许人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特许人与受许人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利益上的不平衡,使得本应平等的特许经营关系成为事实上的从属关系,受许人处于弱势地位,权利易于受到损害。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立法者必然要启动利益平衡的调节机制,通过法律手段使双方利益关系向受许人倾斜,从而实现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6.
谎称被绑架而索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案情]田某与曹某合谋勒索赵某的财物。2005年3月17日下午,田某将赵某15岁的儿子赵A骗出,并让曹某给赵某打电话,称赵A已被绑架,叫赵某速送2万元现金到指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赵A。之后,田某、曹某请赵A吃“串串香”,又带他到游乐场所玩。随后,田、曹二人置赵A于不顾,去  相似文献   
97.
葛霆 《学习与实践》2006,(7):159-163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为进一步明确创新的要义,对于创新的概念做了重新的定义。创新的最重要的含义概括下来主要有两层:一是创新最终必须落实到实现发明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上;二是必须把发明创造具体地形成产品、产业、市场和制度。创新实际上是个过程,是实现发明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有多个行为主体的参与;这个过程往往是各种环节交错、多个行为主体交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是知识的传播、交换、综合集成和新知识生产的过程;是动态的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07,(8B):82-8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智商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案件证据逐渐复杂化,这给司法审讯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审讯作为案件侦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侦查手段和科学技术把现场审讯人员和上级指挥人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内外互动、上下协作,实现审讯现场由分散到集中、审讯方式从单一到多样化,从而实现案件的快速侦破,是现在众多司法职能部门所关心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司法审讯向“数字科技要管理”就成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00.
二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兼议正当化行为的体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发民 《法律科学》2007,25(4):120-131
以解决正当化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不定,及其与犯罪构成关系不明为突破口;以反映定罪过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以及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特点为价值立场;兼顾中国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情况,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论的应有结构为两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结构.此即:第一层次,三个要件,依次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第二层次为犯罪客体一个要件,其中,正当化行为等作为排除犯罪客体的事由在此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之中.无此事由,犯罪即告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