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294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行政区划是国家划分和配置国家权力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意义十分重大.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和不适应特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为依据,从价值的,制度的,技术的层面出发,对信息社会于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诉求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适应信患社会的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构建作出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612.
613.
任何一种体制改革必然会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是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我们认为,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应是和谐。现行行政区划体制虽经多次调整与变更,但仍然在行政层级、管理幅度等诸多方面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今后在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应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体现和谐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614.
新时期,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交通通讯技术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使行政区划管理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新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加快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15.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由战略构想进入战略实施,大力推进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大联合、大协作的有利基础和条件,然而,对这种跨行政区划的创新体系建设,其模式和途径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16.
行政区划改革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作为国家结构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行政区划是政府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行政权力的空间配置,被视作国家治理形式和政府组织架构的空间投影。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及其带来的社会变迁,我国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呈现的新形势,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成为必然要求。新时代的行政区划改革主要集中在推进“区界重组”、重启“撤县(镇)设市”和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关系三个领域,在系统总结汲取既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基层行政区划调整为抓手,旨在理顺政府职能,协调权责关系,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17.
新《环境保护法》提出了环境保护跨行政区划管辖的立法精神,这为破解“立法不健全,相关条款原则性强、存在司法管辖冲突”的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司法管辖现状提供了契机.在把脉司法实践中所呈现之“专门管辖型”“集中管辖型”“巡回法庭型”“指定管辖型”的实践后,问诊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管辖所遇到的难题.破解之道应首先对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的司法管辖进行顶层设计,以集中管辖为主,指定管辖为辅;其次,根据环境要素特点及司法现状,有序构建跨行政区划环境审判机构;同时,根据司法审级规定和审判需要完善环境审判机构的层级;最后,根据跨行政区划环境案件的管辖及审判特点,完善环境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618.
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构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述了我国目前行政区划 ,尤其是地级行政建制的状况 ,分析了几种行政区划改革措施的得与失 ,并提出了实现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系目标的改革方案 ,认为采取一步到位的市县脱钩、撤消地级建制等省 (区 )直接管县 (市 )的措施 ,是解决当前行政区划问题的关键 ,也是实现《宪法》规定的省县乡三级建制的行政区划基本体系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19.
本文回顾了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发生机制和发展历史,客观地分析了市管县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对区域市场、规模经济、政府机构和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深刻剖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管县体制的各种弊端和局限性。指出,运用信息社会扁平化组织结构理论和层次--幅度原理,减少宏观管理层次,增加地方第一级管理幅度,构建省直接管理县(市)公共行政体制,将是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20.
对于我国出现的行政区划体制合宪性问题,国际上德国、法国及日本都有各自的宪法性案例及宪法性解释可供比较与借鉴。宪法对地方组织体制的规定不可能十分详细,我国地级市设置及市管县体制是合宪的。虽然国家立法者拥有广泛的裁量权,但行政区划相关法律制定应遵循一定的宪法性原则,行政区划实施也应有法律来规范以保证其严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