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2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7878篇
中国共产党   1119篇
中国政治   3168篇
政治理论   691篇
综合类   283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1196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307篇
  2010年   1162篇
  2009年   1205篇
  2008年   1270篇
  2007年   974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24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浅论正当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驰 《行政法制》2001,(4):12-13
正当法律程序广泛运用于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程序性正义成为法律领域一项基本原则。形式正义理论的代表佩雷尔曼认为:“正义就是给予从某一特殊观点看来是平等的人,即属于同一‘基本范畴’的人同样的待遇。于是我们就把形式正义解释为一种活动原则,根据该原则,凡属于同一基本范畴的人应受到同等的待遇。”正是这些对程序正义的系统认识使得正当程序在美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42.
诱惑侦查在查禁犯罪中作用明显但又存在弊端。为兴利除弊,需要对诱惑侦查进行规范和制约:一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二是要规定运用的范围;三是要规定严格的程序;四是要重视对被诱惑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43.
刑事侦查的正义价值分为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两种.以往我们在刑事侦查中过分追求实质正义而忽略了程序正义.适用于所有现代文明社会的最低限度的刑事侦查的程序正义要求是程序的参与性、侦查者的中立性、人道、个人隐私、同意、程序法治、程序的及时终结性.  相似文献   
944.
马克思说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对利益机制的冲突分析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一般社会关系及法律关系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行政执法 ,作为一项社会控制工程 ,既规范保障行政权力的运作 ,又控制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 ,其最终目的是保障特定的利益。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 ,由于外在和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应有的利益观 ,内部发生“细胞”恶化或产生“蜕变” ,外部受到“冲击”或发生“冲突” ,最终导致利益观的“变异”———把握驱动行政执法中客观存在的执法者利益观的“变异…  相似文献   
945.
所谓证据展示是指诉讼一方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和其他信息情况,即控辩双方的信息交换。证据展示制度,是控辩式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审判公正兼顾效率的基本保证。在旧的庭审方式中实行案卷移送制度,使辩护律师能够在庭审前到法院阅览控诉方的证据材料。在新的庭审方式起诉时不移送卷宗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庭前了解双方掌握的信息以便准备诉讼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普遍的做法是实行庭审前的证据展示,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实行证据展示制度。  相似文献   
946.
当前,公安机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中错案范围界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该制度的激励作用也给法律的基本原则、运作带来一定的冲击,其程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故此,要充分完善该项制度,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7.
被告人庭前认罪答辩程序是指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正式审理之前,由法官确认被告人是否有罪。该程序的设立有其法理基础。在我国列入该程序对控辩审三方甚至社会都有裨益。我国引入该程序应注意理念层面、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8.
程序轻微瑕疵是指未对相对人实体权利产生影响的程序违反。山东、湖南等省份的行政程序规定中关于"程序轻微瑕疵不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说法并不准确,有忽略程序权利在合法权益范畴中地位的嫌疑,建议修改。补正制度符合行政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目标模式,是程序轻微瑕疵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49.
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衔接非常重要。检察权介入行政执法权的法律定位模糊,两者衔接的机制不完备,检察权内部配置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在共同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检察权中的侦查监督权能够延伸达到与行政执法权相衔接,在明确侦查监督权的法律定位后,完善外部衔接机制,协调内部权力配置,从而使共同打击犯罪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50.
量刑程序的改革正在我国法院试点并推进,为了促使这一改革健康深入地进行,关注程序改革面临着的系列理论分歧。笔者从量刑规范与量刑程序的改革孰重、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是否完全分离、被害人是否参与量刑、量刑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如何兼顾四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以探求真正适合我国的量刑程序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