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防止权力腐败,使国家行政机关廉洁高效地运转,更好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公共利益,必须对行政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权力观、法制观,是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公共行政必须有民众的参与,接受民众的监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共行政必须有民众的参与,接受民众的监督。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42.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行政目标.完善问责制是当前建设责任政府的基础和重点.必须建立和完善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43.
行政监督检查不作为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一种不易消除的违法行为,危害甚大,产生这一不正常现象有多方面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以期为及时防治这一现象和维护社会法律秩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4.
论扶贫开发中的行政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扶贫开发的行政监督,对于保证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维护贫困地区群众的利益,惩治权力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扶贫开发的监督要从扶贫开发资金、扶贫开发项目和扶贫开发结果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我国扶贫开发监督中存在的监督意识薄弱、监督主体内部化、监督客体不明确和监督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必须增强对扶贫开发的监督意识,注重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监督的客体,完善监督的主要内容,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45.
李萍 《法制与经济》2008,(6):106-107
西方学者认为,舆论监督是进步社会的第四种权利,它与司法监督、政党监督、行政监督相比,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这种观点我们虽然不敢苟同,但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确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我国,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46.
行政指导与行政监督是公安机关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各项方针原则的重要保证。公安机关要深入贯彻《内保条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构建与不断完善公安行政指导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7.
《行政法制》2004,(2):54-55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日前就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纳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48.
政府管理职能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垄断必然导致低效率、浪费和腐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控制腐败的措施是健全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督促政府正确决策,高效执行,节约成本,及时纠错,杜绝腐败。这样,政府行政运行的效率便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9.
在广大公务员中形成普遍的、完美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建设的目的。应从行政伦理教育、行政监督和行政官员自身道德修养三方面来剖析行政人格的塑造过程,行政人格的塑造在国家公务员社会生活、特别是行政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0.
李雪峰  刘宝强 《前沿》2007,(7):127-130
当今社会,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行政不作为、行政效能低下、滥用职权等政府腐败现象都十分严重。政府是为公民提供服务的,而服务是通过行政机关极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来完成的。如何杜绝行政腐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行政问责机制是可行途径之一。我国自行政问责建立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其中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要提高我国政府的廉洁程度,缔造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和完善行政问责制。根据我国问责机制中的问题,要想行政问责行之有效,就必须明确行政问责的"谁问"、"问谁"、"问什么"以及"问后的处理"。尤其是问后的处理工作,笔者认为是完善行政问责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