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50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4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一、文中参考文献、注释均采用尾注,注码放标点之后。参考文献注码号为[],注释注码号为〇。二、注释体例注释为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置于本篇末页,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①"。三、参考文献体例参考文献按引文先后在文中标出序号,并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著录项目要齐全,特别是出版年限及页码要标明,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72.
《当代工人》2011,(21):22-23
家庭协议在前,遗嘱订立在后,意思表示又完全不同,能推翻以前的协议吗? 代法官:其实,这涉及到如何认定家庭协议和遗嘱效力的问题j有些观点认为,因为协议签订至养父死亡长达十多年之久,房屋未办理过户登记,已过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73.
对意思表示民法理论有复合式和单一式两种定义方式,前者立足于意思与表示两个构成部分,表示是探求意思的手段和表征;后者注重于表示,意思与表示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表示是使内心意志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且应被信赖的表达。不同概念直接影响并决定了意思表示存在不同构成要素,但概念理解不能单纯顾及逻辑推演,更应使之符合现实生活秩序的需求。如此,针对意思与表示不一的不同情形,尽管不同定义方式考虑要素不同,但在兼顾相对人和表意人利益以达稳定秩序之目的的前提下,各自判断的具体效果却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74.
民法动机错误论考——从类型论到要件论之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鹏 《现代法学》2005,27(4):105-111
严格区分动机错误与表示错误、原则上将动机排斥于法律评价之外,唯有表示于外的动机始受保护的传统的“类型论”观点日益露出其破绽,将动机错误与表示错误一元化并构造统一法律要件的“要件论”思想渐次成为今日“错误论”之主流,而统一的“错误要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合理性,仍在继续的探索与求证之中。  相似文献   
75.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各方达成的将争议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它是仲裁得以发生的基石,意义非常重大。有评论说,仲裁协议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某种意义上考察,无论从哪个方面对仲裁协议进行研究也都很有意义和必要。贸仲副主任王生长、武汉大学宋连斌等人对此有过深入研究,并在仲裁协议的效力、形式方面发表过卓文。如果说这些文章是在宏观上对仲裁协议进行研究,那么本文将在微观上对仲裁协议的要素进行剖析研究。  相似文献   
76.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15676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7%的人对今年的两会报道表示满意,其中13.3%的人表示非常满意,67.4%的人表示比较满意,也有  相似文献   
77.
意思表示理论的一个核心矛盾是意思自治和信赖保护之间的冲突,对意思表示要素的分析有助于厘清意思表示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进行意思表示解释的前提。意思表示解释体现了意思自治和信赖保护之间的冲突,对意思表示解释规则的设计需要既照顾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又关照相对人的信赖保护。另外,意思表示解释又是确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意思表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为切入点 ,来探讨意思表示在民法体系中的价值 ,试对意思表示作较为系统的分析 ,并且指出 ,意思表示是对民法的私法自治及公平理念的独特诠释。因此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要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刘征峰 《法学》2021,480(11):115-129
虽然共同意思表示型夫妻共同债务与共同利益型夫妻共同债务可能存在认定上的交叉,但二者之构造基础存在根本差异.前者遵循"意志高于理性"原则,后者才更加适于作为利益衡量和实质判断的场域.《民法典》第1064条并非财产法上共同意思表示规范的指引规范,而是构成独立的请求权基础,并与财产法上的相关规范形成竞合.财产法上的共同意思表示当然构成夫妻共同意思表示,但除此之外,其他行为能否被评价为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则需依据《民法典》第1064条之规范意旨以及这些行为在财产法上的效果来综合考量.在夫妻身份公开的情况下,保证和债务加入行为亦可被评价为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在代理、履行辅助、代为清偿等情形中,债务人配偶因欠缺为自身创设负担之意思,其行为不构成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出于保护债务人配偶意思自治之必要,应排除单纯沉默并限缩默示推定的范围.与财产法上多数人之债性质约定不明时的按份债务推定不同,在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有疑义时,应推定为连带债务.  相似文献   
80.
我看中国人     
佚名 《研究与交流》2002,(5):29-29,25
我是一个韩国人。在“世界杯”上,我们国家的英雄赢得了可贵的出线权,毋庸置疑这是一次征服性的胜利。在观众席上我遇到了几个中国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对我们的胜利表示高兴(请注意是高兴而不是祝贺),并在场上与我们一起加油、欢呼,似乎胜利也是他们的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