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164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4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7篇
法律   1198篇
中国共产党   2173篇
中国政治   2661篇
政治理论   1222篇
综合类   1382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676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西方宪政中“三权分立”的历史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神秘主义或政府的内在价值出发解释"三权"分立的合理性是不够的.要理解为什么是"三权"分立,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寻找答案.从历史上看,三权分立是政府职能不断归类和抽象的发展结果,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索制衡政治权力的历史结果.因此,三权分立制度是社会变迁、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是混合政体理论及其实践演变的目标,具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2.
人性论视角下的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善论与性恶论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主流人性思想。总的说来,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是消极的,性恶论思想对西方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则是积极的。不同的主导影响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实现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吸取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行政文化的优秀成分,避开两者的不足并积极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03.
王宏林 《中外法学》1992,(5):78-80,62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答客问"(裁《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答问》)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若干词条的内容提出了批评性意见。笔者以为,《答问》的有些意见是正确的;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然而,《答问》对"civil law"一词涵义的论断,笔者持异议。  相似文献   
104.
<正> "法律文化"的概念在苏联已经讨论了大约二十五年。由于苏联法律研究学会以政治学的研究为中心,又由于"法律文化"概念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前进性的观点,因此,与西方相比,这一概念在苏联更多地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尽管苏联学者讨论这方面问题的文章总是受到西方学者的批评,但苏联的法律文化观点依然与西方的观点具有某些相似之处。苏联学者中最早讨论法律文化的是E.A.罗卡  相似文献   
105.
着眼于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于全人类,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推动世界历史的和平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坚持形而上学的文明观,必然导致“西方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并在这一文明观下建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破坏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超越了西方形而上学文明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依托,坚持辩证文明观,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全球文明倡议”,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坚强地捍卫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来的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发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其在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每一次转型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任务都是很不同的,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三次转型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从而成功地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规律性特征,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与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和界定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其现代化过程应具备哪些特征?本文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最新政策文本,提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在时间、空间和文化维度的三重意蕴:时间区隔上的现代化、空间比较上的现代化、文化底蕴的特色化。论文聚焦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工具、应急过程和应对方式上应该具备“两重四化”特征:以风险控制为重心、以应对效果为重点,包括管理对象系统化、管理工具科学化、应急过程法治化和应对方式人性化,并对如何推动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及其实践成果与发展模式的总结凝练和全面阐述,是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处理好原则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阐释上,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和"宏观主导—中观布局—微观细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09.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近代史上,为了改变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列强入侵所造成的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先进的中国人曾多次掀起"向西方学习" (确切说,应为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的热潮,以救亡图存、变法革新、振兴中华。其实质是推翻反动的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为此目的,无数志士仁人曾奋斗终生、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历史毕竟是无情的: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不可能真正开出资本主义之花,结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之果。出  相似文献   
110.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关注县一级工作,深切体会到“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不好当”,指出“现在,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需要办的事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今年是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前列、作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