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380篇
中国政治   732篇
政治理论   320篇
综合类   54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近几年来,日美澳印四国战略互动日趋频繁、战略合作日益加强,成为牵引亚太格局变动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日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不遗余力地推进四国战略合作。该战略合作是中国崛起背景下,日美澳印重塑亚太格局,攫取权益的平台和路径,并且呈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但是,该战略合作也面临着局限性和困境。战略合作框架的不完善、大国因素的影响、四国对中国崛起认知的不同、应对中国在四国对外战略中位置的不同等因素制约着"日美澳印"战略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72.
<正>中美应当共同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2012年年初以来,由中国领导人提出、美国领导人做出回应的重大议题,两国领导人就此达成了如下基本共识: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按照中方的说法,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  相似文献   
73.
曾向红  罗金 《当代亚太》2020,(1):113-132,160
2017年6月,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边界对峙。中方在此次危机中始终保持了克制,并未通过武力方式解决边界危机。这与中国在1962年运用军事手段应对印度的挑衅截然不同。为何针对与同一个对象国出现的同类性质危机,中国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认为,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受到边界功能和决策者对威胁程度的认知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基于中国决策者对边界功能是政治与安全功能凸显还是经济功能优先,以及对对象国行为所带来的威胁认知高低程度不同的判断,将导致中国对边界问题采取四种应对方式:诉诸武力、展示决心(包括军事对峙等)、外交谈判、互利合作。通过对中国处理1962年与2017年两次中印边界危机、1956年中缅边界问题、2004年中俄边界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分析框架得到了初步验证。文章通过探讨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中国政府针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的因素,还有利于为中国恰当地处理中印领土争端及其他陆上争议边界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进而为改善中国周边外交、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75.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的“生(野)番”与“熟(化)番”,日据时代“皇民化蕃政”下的“生蕃”与“高砂族”九族,光复以来“山地行政”下的“山胞”十族,从笼统、概括的“统称”到各族群的识别与相应“族称”,都是它文化视野下的认知符号。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原住民运动”过程中“正名”的“原住民”十四族,则潜伏着来自原住民族群以外的“台独”政治用力。  相似文献   
76.
世界大国与战略环境:中国国际角色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中国作为潜在世界大国的战略环境,本文引入了四个指标:中国国际角色变化的动力、大国关系的新态势、中国国民的大国心态、国际社会的认知.前两者属于"硬实力"范畴,后两者属于"认知"因素.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以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客观分析中国当前的国际战略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塑造有利中国的战略环境,其关键仍在国内.对外,中国则应继续保持敢于担当、谦虚平和的大国心态,更加坚定地发展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77.
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女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女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借助这一视角,分析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日本文学中有关女性的隐喻模式主要集中在所有物、商品、植物和食物4种隐喻类型上;这些隐喻模式除了基于身体经验,还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考察特定的隐喻不仅可以洞悉隐匿于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还能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许多恶性刑事案件屡屡见诸报端,从而引发对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下调的热议,部分学者从对未成年人双向保护的立场出发,主张应借鉴英美法系的"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另有学者从我国现有立法体系的角度,认为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本文通过对以上观点进行分析,谈我国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9.
西方学者对认知战的探索开始于2008年,但直至2017年前后,一些美军高层仍将认知域视为如何在战争前或战争中获取信息以辅助军事决策过程的信息战,而非以公众认知为目标、平战一体的认知战。从2018年起,西方重新开始关注认知战,从军事、媒体、法律和神经科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了认知战。但也有学者将认知战片面理解为新闻战、宣传战,故而使其成为政客恐吓民众的工具。西方学者对的认知战研究深受西方冷战思维的深刻影响,注重对认知战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注重跨学科研究。值得警惕的是,西方学者在论述认知战时往往把自身描述为认知战的受害者,更强调对认知战的防御。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