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08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4篇
法律   447篇
中国共产党   499篇
中国政治   1111篇
政治理论   402篇
综合类   68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李浩鹏 《重庆行政》2015,(4):102-103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勤劳睿智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众多精美绝伦、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既是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的结晶,又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纽带。潼南金大佛集唐宋石刻之大成,将历史传承、石刻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艺、人伦美学价值充分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62.
锚定效应是司法认知偏差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受此影响法官会在量化决策时给予初始信息过多的重视,将某些随机的锚位值作为估测的起始值,导致裁判结果很不稳定,严重损害司法形象。利用广东省2015年四种代表性损害赔偿案件的统计数据,对司法情境因素、精神损害赔偿和裁判锚定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锚定效应的确是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前裁判锚定效应的发生呈现出内外有别的总体格局,影响显著的外生锚点和作用微弱的内生锚点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当代中国法官的尴尬处境。法官群体对外界压力和风险的系统性回应是诱发裁判锚定效应的关键因素。未来的司法体制建设应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外生锚点的控制上,并建立有效的法官决策信息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3.
中国的书札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不算上古社会信息传递的各种方式,春秋时代已有书札的往来,不过,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涉,以文辞为折冲樽俎之用,虽不重文辞章法,但却是辩论国是的主要方式。直到战国时期,那种政治类书札才更具文学的价值,如《叔向使贻子产书》、《吕相绝秦书》等,即是此类。  相似文献   
64.
北磵居简,临济宗杨歧派大慧宗杲的法孙、佛照德光的法嗣.他在书法美学上有以下主张:一、“写佛语心”、获佛“妙心”;二、自辟门径,“自成一家”;三、“自其残缺处而求其全,沈潜往复而遗其全”;四、品评鉴赏中的比较方法.在绘画美学方面,有以下论述:一、“自成一家”:绘画创作的创新性;二、品评应“问工拙”,不“顺情”,不“胡写”:绘画品评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5.
一、分解思维认知理论下的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建议(一)分解思维认知理论分解思维认知理论是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为科学界普遍采用的认知方法。分解思维采取对认知的事物开展"抽丝剥茧"的策略,其作用就是把一个整体问题拆分成若干小问题,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变更成若干比  相似文献   
66.
贾颉 《法国研究》2013,(4):77-82
传统文学理论重视作者和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读者这个群体。接受美学则开始重视读者这个概念,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审美维度。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价值更多地在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同时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期待视野。也正是由于这一观点的提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读者这一角色开始被理论家重视。本文尝试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旅法作家戴思杰的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篇小说在中国和在法国的接受情况,接受差异,以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杨璐 《党建文汇》2021,(3):61-61
那些能穿越经济周期的好工作,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它需要人们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职场规划,还要不断学习,将目光看向远方。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吗?拼多多年轻的员工在寒冷的深夜倒在了乌鲁木齐的街头。舆论质疑拼多多为了追求业务增长、股价上升对员工极端地压榨,“拼多多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却在知乎上回应质疑:“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68.
一直以来,台湾民众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在“镜像”意识扭曲的背景下形成了对国家的主体认知的“认同惯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岸的正常交往.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不断的改善与加温,两岸在经济、文化、教育、民间社会等多个领域的交往逐步深入,甚至在军事、涉外关系等敏感的领域也出现了“松绑”与交流的态势,这一时期,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输入”与“输出”的政治循环系统,“两岸命运共同体”雏形形成,台湾民众国家主体认同感的“增量效应”不断得以释放与重塑,这对未来两岸关系最终走向统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理论导报》2015,(4):57-58
<正>国家形象是人们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持续关注的一大焦点,也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常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在不断成为世界强国的道路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顶层设计指引,尤其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来看,更需要能够在思想文化层面拿出可以引领周边和沿线国家的理论认知。多年致力于通过探究心灵链接与平衡关系来解读事物规律和生命智慧,包丰源将其理论和国家形象塑造紧密结合,带着对国家的情怀写成《塑造中国形象》一  相似文献   
70.
陈婧 《学理论》2012,(1):69-70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共同繁荣而制定的。因此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的认知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疆某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的认知与态度这一主题进行了随机抽查,并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结合民族政策制定的意义予以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