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96篇
世界政治   2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1066篇
中国共产党   2749篇
中国政治   2980篇
政治理论   1183篇
综合类   18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Ⅰ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二章) 恩格斯从两性地位比较的层面,为女性辉煌的一页历史被轻轻翻过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相似文献   
42.
从内容体系看当前中国文献学的“尴尬”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献收藏量浩如烟海。然而,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较晚,且发展缓慢。这种文献量之不断增多与文献学学科建设之严重不足的矛盾,就形成了当前中国文献学研究中一种“尴尬”现象。本文从内容体系角度分析其现象的成因,并尝试运用“大文献学观”构建文献学学科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3.
通过联系统一战线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1.对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2.对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有了新认识;3.对统一战线必须与时俱进有了新认识;4.对怎样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统战干部有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44.
张晓丽 《中国公证》2007,(12):21-23
《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公证机构的战略谋划亦是如此。无论是宏观PEST环境分析,还是中观行业环境的五力模型分析,均属于公证机构外部环境的“知彼”范畴。正确的战略选择还将取决于对公证机构内在条件的分析和把握,做到“知己”,也就是古希腊神庙中的警示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同时做到知己又知彼.恰当的战略制定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5.
黎四奇 《河北法学》2007,25(4):51-55
法律理论演进的历史表明,文人相攻的天性及对自我理论的偏爱决定了法学理论之间的相互搏杀.虽然这种理论的对垒确实促进了人们对法律真知认识深度的深化,但是这种理论阵地上的排斥异己现象却非一种正确的法学真理探求观,因为复杂的社会决定了任何法律的命题并不能提供法律全部的图像.与此同理,中国的法治理论观不应是一种搏杀观,而应是一种博采众长的兼收并蓄观.  相似文献   
46.
公共行政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相互分立、新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相互融合三个阶段,呈现出“合——分——合”的态势。而公平效率观也相应地从单纯的效率至上,分裂为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从公平角度出发寻求公平效率的统一和新公共管理的从效率角度出发寻求公平效率的统一,而最终两种分裂的公平效率观又在新的实践和理论上相互借鉴和整合,走向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47.
宪法理解与宪政的建立和巩固——一种宪政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之维系和宪政之建立与巩固,有赖于对宪法的复合式理解。宪法的内容构成、属性、层次以及宪政之建立与巩固过程,都是多元化的。宪政经济学视野下的契约宪法观、协作装置宪法观、惯例宪法观与自发生成的制度宪法观都把宪法简单化与单一化。要建立和巩固一个宪政体制,宪法的制定必须与某一共同体的惯例保持一致,同时,宪法必须具备稳定性、有效性、效率性。  相似文献   
48.
张锋 《政法论丛》2007,(4):69-73
在自然权利的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尖锐对立,人们遵循着非此即彼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二者水火不容,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作为坚守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观察者也不得不承认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实现自然权利的必由之路。贫穷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生态化的富足,才有实现自然权利的可能。  相似文献   
49.
《传承》2010,(10):65-65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活动起源于美国。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呼吁改善全  相似文献   
50.
自古以来中国与西方就一直存在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在理论上,古往今来的既有提倡人治的,又有提倡法治的,还有主张二者相结合的,这场论战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在实践上,在中西方都是实施人治的历史悠而久,实施法治的历史、法治的推行困难重重。目前的情况也只能说明人治与法治并存,并没有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认为,相比人治或者法治,将人治和法治相结合似乎更为可行和合理。在当今的中国,我们要真正实现理想社会的目标,应当构建起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治理模式———"以法治为本,重视德治,兼顾人治"———在努力实现以法治为治国之本的前提下,在充分发挥人的治国作用的同时,以法治和德治共同制约人治,以达到三者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