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96篇
世界政治   2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1066篇
中国共产党   2747篇
中国政治   2980篇
政治理论   1183篇
综合类   18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商事关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调整这种跨国性商事关系的法律也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现代商人法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和表现.我国有关立法中的现代商人法则是实体意义上的法律规范,具有"边缘性"、"自治性"、"综合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立法中关于现代商人法的规定,无论在含义、性质和适用范围和条件等问题上,在理论界与实践中均存在种种分歧,应在立法中作出更科学、权成的法律解释,以统一认识,使其更有利于调整国际商事关系.  相似文献   
9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之日起,就把几千年民族传统积淀的妇女问题与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中国妇女的彻底解放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3.
21世纪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一步发展的世纪,是重大机遇与诸多挑战并存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惟有继续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倡导弘扬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把我们的党、人民政权和干部作风建设好,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世纪。 2 0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荣辱兴衰的历史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不朽性 ,同时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也经过了近百年的实践与再认识的过程。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的统一 ,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 ,脱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 2 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结晶和伟大成果 ,这个理论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解决了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95.
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追求市场多元化,克服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获得政治竞争优势.关税同盟理论表明,区域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利,贸易转移效应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利;大市场理论表明,区域集团能够促使规模经济形成,加剧竞争,提高管理和刺激技术发展,增进区域内直接投资;奥尔森的理论表明,区域集团会对成员国的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约束,促进各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区域集团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应以国家长期利益为重,树立均胜观;加强对内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96.
杨叶红 《湖湘论坛》2003,16(1):20-21
当我们讨论法治时 ,常常会涉及四种主要法治观 ,即中国先秦法家倡行的“任法而治”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阐述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资本主义法治观 ;社会主义法治观。这四种法治观常被相提并论 ,并且在很多场合区分不严 ,甚至混为一谈。而实际上 ,这四种法治观之间 ,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与中国先秦法家所倡导的法治之间 ,具有重大差异。如果不在理论上澄清和界定其中差异 ,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法治”这一概念。  一、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首倡“法治”。他们主张将新兴地主阶级的…  相似文献   
97.
一、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向素质要效果。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一要提高搞好政治教育的信心。基层政工干部要坚信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克服“教育无所作为”的心理。同时要正确认识自我,在意识到自身差距和教育对象“抗药性”的同时,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多年来在部队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阐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段的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联系的规律性,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世界交往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立在世界交往基础上的国际社会关系是世界各国通过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交换等市场经济活动形成的一种全球生产和交往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99.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100.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宇 《新视野》2007,(2):10-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历史性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抓手。本文以此为基点,全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基础条件,总结了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年多各地的实践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的六大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