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展示和交流各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今年“七一”前夕,市级机关系统开展“党在我心中”小品展演活动。活动于2月21日正式启动后.截止3月28日.市级机关56家单位已按时间节点.基本完成小品剧本的创作任务。  相似文献   
72.
陆志坚 《当代广西》2008,(19):59-59
剖析谢明中一案,贪污贿赂数额巨大,道德作风败坏,与多名女性有染是其显著特点。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穷尽一切手段、千方百计地玩弄两面手法,粉饰自己的贪婪行为和肮脏心理,以达到腐而不败、贪而不倒的目的。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无论谢如何作秀,都逃脱不了被法律制裁的下场。  相似文献   
73.
夏目漱石作为一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在《我是猫》中以很强讽刺手法来品评明治社会中的市侩哲学,是大和民族在明治时期精神反馈的冥思录之一。小说中虚拟手法塑造的主人公"咱家"以对社会的不满、嘲笑、讽刺和大胆地评论,揭示了身处社会边缘的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无奈和苦艾。  相似文献   
74.
钱钟书作为“文化昆仑”,《围城》中的讽刺表现出了居高临下的态势、霸气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王朔是从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中的调侃在于批判的同时尽显平民化特色。由此可见作家个性对创作的影响之巨大。写作教学应当重视对作者创作个性的全面培植。  相似文献   
75.
人生隽语     
<正>黄蓓佳(著名作家):童年阅读,一本书,或者一个人物,或者是书里的一句话,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辈子,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的成长,他会照着书中这个人物的轨迹去成长。长大以后你再读书,书是书,你是你,你读书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小感动,但是你回到现实当中,你还是现实当中的人,它绝对不会去改变你了。所以我觉得童年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自己的本性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阅读会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76.
讽刺与幽默     
王原图 《今日广西》2010,(13):62-64
某人有一鹦鹉,此鸟善于摔交,且未逢敌手。一日,这人将一麻雀放入笼中,次日来看,鹦鹉无事,可麻雀羽毛全光。此人嘻嘻笑焉,又将一喜鹊放入笼中,次日来看,鹦鹉仍无事,而喜鹊羽毛全光。旁人惊奇,赞口不绝。这人为了显示,将一老鹰放入笼中,次日来看,老鹰死,鹦鹉羽毛全光。立刻将鹦鹉取出问之,鹦鹉答日:“这老鹰太厉害,不光膀子干不过他!”  相似文献   
77.
重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听康熙在痛斥贪污现象时说:"自朕继位以来,以为鳌拜是最大的敌人,战胜了鳌拜以为吴三桂是最大的敌人,战胜了吴三桂以为葛尔丹是最大的敌人。这一路斗下来才发现,最大敌人就在这乾清宫!就是我们自己!"由此联想,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依附着两个自己: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这两个自己是一对天生不和的兄弟,每天都在战斗,都在试图打败对方。  相似文献   
78.
智慧小品     
《青年探索》2007,(2):47-47
优秀是一种习惯;生命是一种过程;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速;放弃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79.
赵本山,辽宁开原人,1958年生,197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并业余表演二人转.1980年进入西丰县曲艺队当演员,1982年曾经主演二人转"拉场戏"节目《摔三弦》,获得全省小戏调演优秀奖和全国电视戏曲"金鹰奖",同年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相似文献   
80.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与俄国文坛产生了两位杰出的幽默作家:老舍与契诃夫.他们在创作意识上,讽刺与幽默有机结合;在理论认知上,主体观照与客体关怀辩证统一;在美学追求上,喜感因素与悲感因素互相交织,从而形成其幽默艺术独特复杂的形态特征:婉而多讽的艺术品格,"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内涵,时代悲喜剧的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