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08篇 |
免费 | 228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52篇 |
工人农民 | 113篇 |
世界政治 | 569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86篇 |
法律 | 8633篇 |
中国共产党 | 1894篇 |
中国政治 | 3445篇 |
政治理论 | 743篇 |
综合类 | 29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421篇 |
2020年 | 360篇 |
2019年 | 280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264篇 |
2015年 | 605篇 |
2014年 | 1247篇 |
2013年 | 1134篇 |
2012年 | 1214篇 |
2011年 | 1327篇 |
2010年 | 1199篇 |
2009年 | 1329篇 |
2008年 | 1478篇 |
2007年 | 1051篇 |
2006年 | 947篇 |
2005年 | 848篇 |
2004年 | 947篇 |
2003年 | 886篇 |
2002年 | 772篇 |
2001年 | 515篇 |
2000年 | 521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就业观念的形成及转变就业观念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观念的形成和变化,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个人自身条件诸多因素。转变就业观念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就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的途径:(l)深化改革,创造促使观念转变的良好社会环境;(2)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3)各种社会力量,密切配合;(4)求职者加强学习,认清形势,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22.
个人能力的形成一般表现为两个对向性运动的过程 :一个是个人通过受教将各种知识内化 ;另一个是个人通过实践将所掌握的知识外化。这两个运动是紧密联系、互为影响的 ,在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函授教学因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明显有利的条件 ,事实上为函授教学中把上述两个对向性运动统一起来提供了可能。如何才能较好地将两个对向性运动统一起来呢 ?笔者认为 ,首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 ,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 ,再次要开发知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我国律师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已成为建设法治社会不可替代和忽略的一支力量。按一般人的理解,律师最初是通过参加诉讼活动体现价值进而将其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实际也如此,中外律师业务的起点皆出于出庭参与诉讼进而在非诉领域甚至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法律服务市场在制度层面的缺损,导致诉讼法律业务不仅非为律师所专属,且律师在整个诉讼业务市场的无序竞争中呈劣势,这种状况带来的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必将对整个律师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法治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一、目前法律服务和诉… 相似文献
24.
25.
“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法律素质迅速提高,权利意识不断强化,在公民通过诉讼途径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公民借助诉讼这一合法的外在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动机同样得到了“强化”,”恶意诉讼”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人们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6.
从玩忽职守罪的法定刑看我国的传统法律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杨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5):76-78
我国现行刑法对玩忽职守罪的处刑较轻,存在着量刑与危害后果极不相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传统法制思想、价值观念、刑法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减少和预防玩忽职守罪的发生,应注意从转变法律观念,完善立法,强化监督,借鉴国外立法,健全公务员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7.
28.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文明治监、推进人文关怀成为完善我国狱政管理和社会法制文明的重要课题。依法文明治监,推进人文关怀,应该从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提高素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李祖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2):71-74
诉讼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其公正性,而诉讼平等,作为与诉讼公正同等重要的概念之一,则被视为实现诉讼公正的必由之途或形式标志。文章在界定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内涵之后,讨论了与诉讼平等相关的两个问题:诉讼中立与实质平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诉讼立法中有违诉讼平等的几项缺失,如被告人答辩无限制性规定等。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