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甘玲 《前沿》2012,(10):149-150
语言诗学成为独立研究方向具有学科合理性。语言诗学是一个具有广阔独立研究领域和长期的研究实践的研究门类。本论文过通对东方、西方的诗学研究领域的框定和理论的梳理整合来试图共建语言诗学的理论体系,并且用具体研究的范例进行说明语言诗学的三种研究模式:技术性、哲学向度和交互性的研究,探索语言诗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2.
正嵇康接受诗学主要是在谈论音乐接受过程中体现的,它与西方接受美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接受美学往往以接受者为中心来阐释文本,甚至忽视文本的意义,并忽视社会的规范性作用。嵇康既认识到接受者在接受和阐释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将之与接受对象进行对话,也认识到在接受效果上必须考虑社会规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反凝视诗学关心的是凝视主体退场过程以及其如何为观影者提供一种愉悦体验的问题。反凝视诗学之于少数族裔影像叙事的逻辑基点体现在生活反向性、身份认同的符号化与族裔意识社会化等方面。基于反凝视诗学的少数族裔电影文本叙事探讨,彰显出我国少数民族话语建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4.
王夫之作为有着深厚诗学理论造诣的大儒,其诗学创作论存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情景关系的内外性问题和艺术想象的合法性问题两个方面。作为儒家诗学集大成的形态,船山诗学进一步凸显了儒家诗学天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5.
王士禛在其诗学中虽没有系统研究过楚辞,但在赞扬楚辞作家、探讨楚辞源流、运用楚辞尺度、推崇楚辞价值等方面皆有高见。与此同时,他在其诗歌中不时地怀念楚辞作家、引用楚辞题目、融汇楚辞字句、品评楚辞题画以及模拟楚辞咏物,表现出对楚辞的多角度、多侧面的接受,从而使其诗歌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古典诗学诗学史研究、诗学文献研究、诗学个案研究、诗学流派与社团研究、文化诗学研究、地域诗学研究、接受诗学研究、诗学范畴研究、诗学学术史研究、域外汉诗学研究十大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或可见的成绩。这标示出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的强劲态势 ,也预示了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在本世纪前几十年间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7.
元结是盛、中唐转折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表现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并形成了自己的诗学理论。本文从四个方面评述了元结的诗歌创作及诗学主张:“一、在封建社会日渐落寞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的写实主义风格;二、提出了讽谕的创作原则;三、对新乐府的贡献;四、客观对待元结的复古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8.
在中唐大历两浙联句的影响下,韩愈、孟郊于元和初年进入了一个联句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包括《城南联句》在内的一批具有气势宏壮、意象奇崛、辞意均敌等艺术特质的联句诗,将联句这一诗体的创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些成就的取得,又与韩、孟二人在联句时所采取的以赋为诗、统一视点、以我为法等诗学谋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9.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唐末著名文学理论家司空图的诗学理论中有关“意境”说的内容非常丰富。司空图提出的“思与境偕”说对中国古代诗学“意境”说的形成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标志着“意境”说的渐趋成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结合现代文艺学理论术语对司空图诗学理论中有关意境的思想理论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何世剑 《理论月刊》2008,(1):119-121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方法着重探讨了清末诗论家朱庭珍对严羽诗学的接受,认为其接受主要表现在:诗学方法论层面,朱庭珍"学悟一贯""密参细求"的诗学方法,主要接受自严羽的由"学""参"而"悟入"的为诗方法;诗学认识论层面,受严羽"学诗者以识为主""自家实证实悟"、"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等强调主体诗学审美判断力思想影响,朱庭珍提出"以我运法"观点,认为"诗中有我,乃可谓之真诗",强调要"别铸真我";诗学审美创造论层面,他的"诗以超妙为贵"、"妙合自然"、"化境神工"说是对严羽"诗而入神"、"诗有别趣"、尚"意兴"、追求"自然本色"等美学旨趣的发扬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