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人本主义(humanism)”,又称“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是人类对于自身价值的反思和体认,是以人的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的一种思想观念。这种思想标举人性、人权,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人本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  相似文献   
132.
梵语诗学庄严论是印度古典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丰富发达的印度古代语言学有关。庄严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的外延和内涵也不断地产生变化。梵语诗学中的"庄严"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修辞存在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133.
马越 《求索》2013,(10):128-130
“历史诗学”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具有不同于西方文论之新特质。“历史”在历经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新世纪历史小说演绎后,逐步解决了历史真实与人性真实、题材与方法、价值立场与意识形态的对接问题。小说叙事中力图建构的历史诗学,更多地表现为不同的作家依据一定的历史观念、文本风格和修辞方式书写社会各个生活层面历史的一种文学叙述法,这种文学叙述法及其建构将跟随小说的发展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4.
《浙西六家诗钞》是一部清代道光年间刊刻的选辑浙西六位名家诗作的清诗选本。选家吴应和和马洵在该选本中通过序跋、小传、评点等形式表达了宗宋为主、兼采唐诗的诗学倾向,具体体现于选家对"浙西六家"的评价、对具体诗家诗作的点评以及时人对钱载诗风的不同解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5.
张仁香 《求索》2011,(5):200-202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蒙田对中国现代诗学家梁宗岱的影响未受到重视,学界研讨较多的是他与梵乐希、歌德以及莎士比亚等人的关系。《蒙田试笔》是梁宗岱对蒙田散文的选译,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蒙田整体思想。蒙田散文中的"隐逸"思想、开放的文化视野、世界意识、审美情感的表现等对梁宗岱诗学观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6.
郑茗元 《求索》2012,(3):203-205
"小说诗学"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概念,是对小说的创作风格和叙事形式进行研究的审美策略,或者说是一个以接受理论作为雏形的研究方法。而意识流小说中隐含的诗学品性则彻底打破了人们基于传统、保守的文学观而作出的种种误解,启示着人们努力思考小说的可能性限度以及小说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景。意识流小说超越文体、结构等具体手法,不仅预示着小说创作在技术层面的革新,还意味着小说在功能使命和精神品质上的变迁。小说的未来在意识流诗学的启示下正不断地走向对话与多元:一元化思想的退位、复调性精神的张扬。  相似文献   
137.
张福海 《求索》2011,(1):141-142,65
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行进于诗性之途,而诗性之途说的是海德格尔是在境域生成的路向上来运思的,从而体现出其"中-道"思想的诗化倾向。"中-道"的含义集中体现为"境生‘之-间’"的意蕴。思与境偕,思在存在中生成本真的人言,也即诗。思与诗偕,共同看护存在的真理之家——"语言"。语言也就是"真理的澄明之境"。"中-道"即境域生成之思是海德格尔思想的精髓。"中-道"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思维取向,是海德格尔诗学的哲学始基,对"中-道"的澄明将对海德格尔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指引。"中-道"的含义集中体现为"境生‘之-间’"的意蕴。遵循中-道之路,海德格尔诗学研究才会获得本真的指引。  相似文献   
138.
杀人的诗学     
羽戈 《廉政瞭望》2012,(10):49-49
八年前的凶杀案,如今才宣判,这是令人l凉异的一点。更惊异的是案情。重庆石柱县的小学教师、擅长舞文弄墨的余小文,挥斧杀害了岳父母后,在墙上刻字留念,声明自己何故杀人,还写下了《小春风》、《生死绝句》、《回忆》三首诗。可惜这些诗,湮没不彰,辜负了余小文的苦心。  相似文献   
139.
翻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译者是工程的具体实施人.他虽为“主体”却没有作者那样自由驰骋的空间,举步维艰,诸多制约.对作者而言,他是读者,对译著的读者而言,他又是创作者.这种身份再加客观上的种种限制,译者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吗?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诸条绳索缚住手脚.为了在有限的空间腾挪辗转,他不可避免地会“媚俗”……原语文本成为简单的信息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个高于忠实的原则:为目标语社会服务.为此,那些“不宜”的内容,在译者的妙笔下得到修订、曲解、甚至删除.诚然这样做有违翻译准则,然而这种“背叛”是一种需要,是某种“入乡随俗”.本文拟探讨导致“背叛”的原因,从深层次中寻找源头,期待重新认定译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0.
"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正是对后者的反拨。如果说审美诗学是"现代性"语境的研究方法,那么文化诗学无疑属于后现代语境。文化诗学这一研究路径的出现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三大转向密切相关,可以说它最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这种转向。在操作层面上,迄今为止,我们所说的文化诗学大体有三种研究模式:"主体——文化心理研究模式"、"语境化综合研究模式"、"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