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232篇
中国政治   315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春天     
小时候对春天的感觉是,在大人们板着指头数尽九后,有暖风吹来,我们背着大人悄悄脱去厚重的棉衣,在胡同里疯跑。让我们畏惧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风吹在我们身上,不再是像刀一样阴冷刺骨,而是暖暖的。像母亲平时抚摸我们的手。在这暖风的抚摸下,我们出了满身的汗。大人们看着我们在胡同里快活地疯跑,笑呵呵地说:  相似文献   
622.
王乾荣 《民主》2007,(8):46-46
鲁迅在《死》一文中说过:"中国人是相信有鬼(近时或谓之‘灵魂’)的,既有鬼,则死掉之后,虽然已不是人,却还不失为鬼,总还不算是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623.
王红五 《检察风云》2012,(16):86-88
瓷枕,是古陶瓷收碱生活用具大类中的一个小门类。过去,由于考古发掘的局限性,墓葬中发现的瓷枕数量很多,曾把它归为“冥器”一类。因怕忌讳,收藏者不多,近年在被战火毁灭的古城遗址的床(炕)上也出土了大量瓷枕,才把瓷枕从冥器中界定出来,人们开始关注瓷枕。但历史的错误认识将瓷枕列为“冥器”,着实使它损毁严重,存世量也由此减少。  相似文献   
624.
拯救自己     
傍晚,修竹在院里乘凉,一个女人走进来,急急惶惶的。修竹就想:真是的.想什么就来什么,刚想完女人,就来了女人。 这女人进门就“扑通”一下给修竹跪下了。女人说:大哥,救救我!修竹看女人衣衫不整乱发飘飘,就朝屋里喊:妈.有人来了!妈问:谁呀?让她进屋来说话。  相似文献   
625.
精神支撑     
马丽萍 《人民公安》2007,(23):46-46
民警于她,正是她在贫寒交迫时仍按期订阅的书籍、黑暗中的一盏明亮的路灯、一种精神支撑。十平方租来的房屋,屋外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屋内是潮湿的墙壁、昏暗的光线、肮脏的物什。房间被隔成两小间,里间整个是一土炕,炕上摊着一床破烂单薄的被褥,惟一透着点新鲜气息的是旁边小盆里立起的几袋牛奶,是前  相似文献   
626.
学会……     
学会战胜自己 有次夜读,读到一句警句“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感到很费解,琢磨了很久.才稍微明白其中之要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27.
文河 《今日浙江》2010,(10):60-60
2006年12月,经过严格的价值评估,国家文物局从各地申报的129个项目中遴选出35个,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呈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作为唯一的古瓷窑址项目名列第14位,沉寂多年的青瓷艺术重新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28.
盛鹰 《检察风云》2012,(15):84-85
仇英其人,字实父,号十洲,是明代重要代表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并称为“明四家”。仇英的出身低微,却才艺超群,无论人物、山水,还是花鸟、楼阁皆擅长,尤善摹古。仇英画作传世极少,因此他临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全方位展现了他的绘画才能,且此画作流传有序,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629.
杨格 《检察风云》2013,(1):93-95
记得去年初夏走进《新民晚报》43楼的咖啡室,郑辛遥已经逆光而坐地在等候。我们的交谈郑辛遥自己确定了主题——“快橙”慢烧。我随着他的叙述走进“智慧快餐”的漫画世界——那是他20年的心血结晶,1000多幅作品创作背后的灵感来源,转化成他漫画表达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630.
杨飞 《党课》2013,(20):113-115
祝枝山(1460--1527),字希哲,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他家学深厚,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