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30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1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7篇
法律   543篇
中国共产党   2017篇
中国政治   3482篇
政治理论   575篇
综合类   7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与干部谈心谈话,是组织部长最基本的工作。一些人认为和干部谈心再简单不过,但如果在谈心中总是讲大话、套话,不仅有损组织部长形象,还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因此与干部谈心要讲究领导艺术并体现常性修养,  相似文献   
292.
人们常说.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而学校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培养人才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一条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93.
纪晓华 《求索》2011,(1):189-191
元代诗词大家张翥一生经历了元代的盛衰,他的诗词创作有着相通的情感内涵。词集《蜕岩词》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和多元,包含了怀念昔日歌舞宴乐生活的恋旧情结,充溢着绵丽纤婉的情感流露;相对而言,更具价值的是《蜕岩词》精致的语言中包孕着深深的人生迟暮感与浓郁的家国之悲,和看透世情、心归山林的隐逸之思,并于词中灌注了深深的"病"、"酒"情结。《蜕岩词》的整个思想倾向整体上典型地体现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伤乱情怀,反映了元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元代文人的文化心态,是元代词坛的殿军。  相似文献   
294.
宋湘绮 《求索》2011,(2):198-200
轻视当代文学一直是当代批评者的一种姿态,当代诗词更是被文学评论边缘化。其实,优秀的当代诗词也在探讨着"新人"的出路。宝玉、涓生、酒徒的评论涉及经典的创造和命名。排除偏见和成见,当代人比后人更能准确地解读我们亲历的时代文本,从诗词中看到文学之根———人性,看到价值转型中"新人"的艰难行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295.
在中国,美学、文艺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的学者纷纷打出艺术人类学的招牌,关于何谓艺术人类学、如何看待艺术等问题,学者们各持己见.相对于强调艺术本质论及艺术发生学的美学、文艺学专家而言,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则强调注重艺术的情境,强调艺术要以人为本,要注重整体观以及文化理念等.日本学者提出的艺术周边理念,消解了艺术的本质性,有利于将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带到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有启发意义.对于跨学科的艺术人类学而言,重要的不仅是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流,而且还需要在长期的学术积累中把握对方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96.
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希 《求索》2011,(11):109-110,127
审美直观性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从古代岩画、音乐、绘画到当代影视艺术,艺术美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审美器官,是审美主体美的感受,可以说直观的审美伴随着艺术活动。“现量”理论由佛教唯识宗提出,是理解直观性问题的不二法门,音乐美学家杨昭恕先生将现量与审美直观进行联照,本文借唯识现量理论探讨艺术审美中的直观性问题,并从音乐审美角度对“把握现量之情境”进行重点讨论,由此将佛教哲学进一步引入理论美学范围。  相似文献   
297.
教育是一门艺术。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课堂教学的快乐,是当今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崇高追求。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事业。教师只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灵动的生成理念,追求特色的教学风格,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创新教学艺术让我叩开了学生的心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留下一幕幕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298.
《黄埔》2011,(3):63
刘炜华,字政,号耕夫,万龙堂主。1948年11月18日生,河北南皮人,中国画画家,政协委员。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大地书画院常务理事,高级画师,中国神龙画院院长。自幼喜读书,嗜丹青,迫于家贫,初中未竞,辍学务农,刻苦自励,勤奋向学,负笈京津美院,拜  相似文献   
299.
闻喜 《台声》2011,(8):75-75
7月上旬,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设计艺术夏令营”开幕,来自台湾8所高校的24名师生与北京理工大学的20名帅牛参加。此次夏令营是“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人交流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两岸年轻一代再次相聚在一起,共同谱写着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300.
《台声》2011,(8):76-79
柯耀东简介:1933年生于台湾南投县草屯镇,1950年台中师范学校二年肄业,1963年起服务于南投县手工艺研习所共36年。1999年从台湾工艺研究所退休,成立画室,取名耕云斋。曾任中部美展、彰化县美展、南投县美展国画评审,九九美术学会首任会长、南投县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南投县文物学会顾问、南投县陶艺学会顾问、南投县书法学会顾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