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14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1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578篇
中国共产党   1423篇
中国政治   1779篇
政治理论   599篇
综合类   11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年来,从团中央到各级团委,许多工作的出发点和布局都是为了让青年人尽快成长、成才,直接说就是进步的快一点,可以说创造的条件是足够了。青年人如何不负上级和社会的重托,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如何。现在的青年人文化水平大都不低,正儿八经位置上的同志大都是本  相似文献   
72.
论声乐语言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康 《理论学刊》2005,3(8):125-126
声乐语言是通过音乐的手段获得旋律节奏感的歌唱性语言。它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鲜明的形象性、丰富的音乐性、强烈的动作性等显著的美学特征。充分认识和把握依字行腔中的咬字、吐字的规律,娴熟掌握语调色彩中的轻重强弱、高低抑扬、快慢疾徐、顿挫连断,以及语气、语势的创造处理与表现技巧,是提高声乐艺术表现力、增强审美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任何个人、单位的经济活动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之外。财务会计作为一种全社会通用的商业语言,承担着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各种经济信息的重要职责。财务会计信息也因此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是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宏观调控、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错误、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不仅妨碍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工作,而且也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经济管理失控,税收流失,经济违法犯罪凸现。为此,笔者拟从法律诉讼的角度谈谈财务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74.
英语是古典语言的蓄水池.英语词汇吸收了诸多外来语和外来语素,其中尤其是拉丁语和希腊语.了解它们的来源,掌握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根并熟悉其构词程序对理解英语词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5.
与青少年进行思想交流,是关心、教育青少年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交流时,内容要有吸引力,语言要有感染力,情感要有亲和力,这是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本文拟从社会学角度切入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交际问候语的言说形式 ,以揭示出隐藏在这些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77.
古海 《湖湘论坛》2005,18(4):30-31
杨贤江对20世纪初青年人格中的种种错误倾向给予了严肃的批判,并以德、智、体三育为核心,构建起青年的“健全人格”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不仅为当时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而且对于今天青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二级学院学生是一个新兴的学生群体。本文从克服学生焦虑情绪,调节学生学习动机,增加语言环境等方面,讨论了教师对二级学院英语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9.
连贯是语篇表达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语篇连贯表达的因素很多,语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境因素主要包括认知语境、语言语境和交流语境。只有充分考虑到语境因素对语篇连贯表达的影响,才能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80.
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或表达方式是否存在。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译的现象在翻译中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从语言特征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