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曾经在一次全国艺术课程研讨会上,一位专家在讲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领着孩子们在过‘日子’。有的教师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而有的却过着枯燥无味的‘苦日子’。”对此话,我感触颇深.因为我也曾经和孩子们过着这样的“苦日子”。可就在三年前。当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我县全面启动时,它所提出的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2.
编演课本剧     
《晏子使楚》是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的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本文故事情节清楚,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妙无比,情节富有戏剧性。课文学习完后,师生意犹未尽,于是布置了编演课本剧的任务。  相似文献   
53.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用教材教"的理念渐入人心。广大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但从操作层面来看,部分教师仍然没有领会课标精神,更没有吃透教材,随意加工处理教  相似文献   
54.
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现已正式公布。它规定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实施建议,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55.
本文基于英语课程理论的理念、内容与评价分析了特殊用途英语课程(ESP)课程标准建构的具体内容,并借用此框架分析了欧洲三所著名大学的ESP课程标准,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我国相同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6.
各位读者: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是中学政治课的一件大事。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要求各地要  相似文献   
57.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开发设计到实施的标准化规定。课程标准的框架通常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不仅包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而且课程标准的内容涉及到设计专业的最新前沿核心技术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文中从国内外课程标准化的现状研究出发,以知山大学动画专业课程标准化为案例,探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58.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公民政治素养,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重要思想之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这一精神,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相对于原来课标(实验稿)观点,第一次出现了"公共精神"概念。什么是公共精神?它与教材中提到的公民意识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其产生、概念、内涵、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59.
张良瑞  苏玲 《学理论》2010,(8):126-128
西向溯流、洞愈宏旌、流益深阔,以扩展、放大、放宽、开阔的视野来认识和解析《课程标准》,在贯彻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与现实互动模式的建构,利用《课程标准》发展的空间、汇集对课程支撑的更多资源、拓展课程源流,把课程融入惠及民生健康工程的管道,实施课程依靠生命奋发出运动的激情,释放于社会:以中华复兴,实现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为已任。  相似文献   
60.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运用适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中应牢牢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有效地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一、基于需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思想品德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