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28篇
中国共产党   456篇
中国政治   659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黄悦波  郑红梅 《求实》2003,3(8):39-4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村委会选举成效显著.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已出现了"新富参政"现象,这些"新富"们由于党的十六大所树立的科学的财富观念而活跃在乡村舞台上,为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尤其是促成官本位到财富本位思想的转变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沟通是企业的财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通作为一种管理的职能 ,是企业实现各个层面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实现形式、重要措施和核心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沟通的初步分析、探讨 ,探索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必然触及对财富 ,劳动 ,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的价值判断。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进行了科学论述 ,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 ,这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仇富情结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晨清 《前沿》2004,(9):179-180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仇富情结深深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 ,“问题富豪”的出现使仇富情结再次被激发起来。仇富情结需要正确引导。整个社会要形成尊崇财富 ,珍惜财富 ,尊重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氛围  相似文献   
995.
妙语录     
最近,《财富》杂志介绍了作为网络时代e—CEO所应具备的资质。即:与激励组织成员相比.能够积极推广其事业的领导力:与温暖的人情昧相比,追求冷静与率直的领导力;与确定各种焦点相比,拥有向一件事集中焦点的能力;与回避暖昧相比,能够在模糊不清之中决定竞争优先顺序的领导者。因为这些与既存的CEO领导力要素完全不同,而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996.
家里蟑螂等害虫,既惹人厌,又传染疾病,应当一除为快,这已经成为日渐重视家庭环境卫生的许多城市家庭的一个共识,居家杀虫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时尚。一名只有中专学历、且学的是农林专业的女孩便从中嗅出了商机,从一名打工妹成为南京市有名的“家庭灭虫专家”,不仅能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里站住了脚跟,还干出一番事业,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997.
迈向物权时代:物权法激励财富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从立法倡议到提交全国人代会审议表决的14年间。关于这部法律的纷争此起彼伏。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物权法的立法过程。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普法行动,更是一次物权思想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国人对财产权益的关注空前浓厚。这样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贡献的大小.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收入分配,还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应该把社会和谐作为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9.
由于发展史观以及“文言一致”自身“言”直接成“文”这一字面幻象的影响,许多人未能认识“言”与“文”均是为建立近代国民国家所“制定”(胡适)、所“独创”(矢野龙溪)而非固有,更未能深刻认识其核心是为引进西方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而进行的“话语”建树。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两国“文言一致”运动的对比分析,建构亚欧参照体系,透过幻象剖析其实质,从而为全球化语境下正确解读文学作品,为重新认识国语和国文学的凝聚力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牧歌 《今日中国论坛》2006,(12):124-124
从2000年中央政府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至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逐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文化产业的著作很多,遗憾的是绝大部分是编著,主要以国内各地政府的文化产业报告、文化产业案例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资料为主,辅以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原创”成分严重缺失。个中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从学术方面讲,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热点,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专家、学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