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5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5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10150篇
中国共产党   855篇
中国政治   4121篇
政治理论   469篇
综合类   597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403篇
  2013年   1322篇
  2012年   1389篇
  2011年   1625篇
  2010年   1608篇
  2009年   1706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383篇
  2006年   1267篇
  2005年   1105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1206篇
  2002年   1091篇
  2001年   986篇
  2000年   915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时间是犯罪的要素,也是智能犯罪者耍弄伎俩实施犯罪或蒙蔽侦查机关的重点.清醒地认识这些伎俩并在侦查时采取适当之对策非常必要.当前犯罪人在时间上的常见伎俩是:不仅指使他人犯罪避开直接犯罪时间而且指使他人当"替身";不仅存在时间上的假证,而且采用调改时间指示或假去外地返回犯罪等;不仅间隙短时作案,而且当面用极短时间实施犯罪而不使人发觉;采用一些智能性伎俩拖延犯罪被发现时间;分离犯罪和危害出现时间、犯罪时间无规律、共犯分割作案时间等.对此应采取反面设想、细化调查,侦查实验、验证时间,从其他作案条件着手,秘密侦查获取犯罪证据,对嫌疑人或证人测谎等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952.
高科技时代犯罪新趋势及控制和预防对策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科技时代犯罪类型的发展趋势首先是高科技犯罪与经济犯罪相结合型案件数量激增;其次是智能型犯罪增多;其三是游戏型犯罪增多;其四是高科技犯罪与毒品犯罪结合,形成新的复合犯罪类型。现代高科技和通信技术的运用,扩展了犯罪的空间区域,由自然空间向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发展。犯罪主体以中青年居多,具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基础和社会。作经验。犯罪后果具有严重危害性、高度危险性和隐蔽性。高科技时代犯罪的控制和预防应立足治本,打防并举,实现多种预防和控制犯罪措施的“超限”组合;抓住关键,加强对高科技时代犯罪场的有效控制;科教强警,提高素质,以高技术手段对抗高技术犯罪;加强被害防范,提高特定机构和特定人的被害敏感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53.
国际海上犯罪国际刑法适用模式有两种 ,一般采用间接适用模式。国际海上犯罪中国刑法适用一般规则 ,首先是确定国际海上犯罪刑事管辖权和剖析国际海上犯罪行为特征 ,然后比照中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特征 ,离解国际海上犯罪整体行为和整合国际海上犯罪具体行为 ,依照中国刑法确定其行为性质 ,如是就可以准确认定其中国刑法规范的罪名。  相似文献   
954.
从“犯罪”到“权利”:自杀行为的西方法律史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各国历史上对自杀行为的法律评价经历了从“犯罪”到“权利”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到 2 0世纪 6 0年代 ,英国最后废除“自杀罪”,自杀在现代终于成为一种权利。“安乐死”的是与非在 2 0世纪后半期又演成了世界性的法律之争。本文介绍了西方各国与自杀相关的法律的历史沿革 ,并以东方的日本为参照作一定的比较  相似文献   
955.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亚文化除具有主流文化的功能外,其本身还具有特有的功能。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是犯罪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最直接地表现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和作用上。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功能的分析,为我们从文化视角来研究、预防、控制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6.
洗钱犯罪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洗钱犯罪的定义及其法律特征关于洗钱犯罪的定义具有通说和特定说两种。洗钱犯罪的通说定义是 :明知是非法所得和非法收益 ,而以各种方式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 ,并试图通过伪装使之合法化的特定行为。这当然是一种打破国界 ,为世界各国或针对所有洗钱犯罪通用的定义 ,故我们称其为通说。特定说是指一个特定国家的法律为本国专门规定的洗钱犯罪定义。如我国刑法第 191条第 1款为洗钱犯罪规定的定义是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特定行为。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57.
社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突出,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直接干扰和破坏社会生活,阻碍了正常的社会运行。当前青少年犯罪存在恶劣性、多发性和突发性特点,呈现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成员低龄化和犯罪手段髙智化、成熟化特点。应从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相似文献   
958.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40+9”建议》(简称《FATF建议》)与国际组织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评估机制对我国洗钱犯罪法律规范影响深远。在此背景下,2021年有关刑法第312条司法解释的修改取消了犯罪数额的入罪门槛,却造成犯罪数额标准适用不清、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界限模糊等诸多问题。本次取消第312条犯罪数额所造成问题的原因也与国际组织FATF息息相关,直接原因在于洗钱犯罪打击的现实紧迫性,根本原因在于FATF对第312条理解的立法目的与该条款的传统观念并不一致。因而,有必要在《FATF建议》下对第312条的适用提出完善建议,重点在于系统性取消犯罪数额的参考标准、明确多种以行为方式为核心的犯罪情节以及明确掩饰、隐瞒行为的独立性,进而更加符合FATF对我国反洗钱工作的要求,更好地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959.
在全球化时代,针对高度混合、联合而又特殊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我们应当在进一步落实《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规定的前提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合行动、共同打击,适当调整刑事诉讼措施,包括特殊侦查手段,并且在加强国际刑事司法、执法合作的同时,立足打击国内有组织犯罪,从而取得有效的抗制效果。  相似文献   
960.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主体之专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由专门化的主体来开展侦查工作。我国应当贯彻国际司法准则,落实相关法律规定,促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机构的专门化和侦查人员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