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11篇
中国共产党   353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近日,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政府部门反映出来的很多问题主要不是贪污、失职、渎职的问题,而是"擦边球"问题.  相似文献   
72.
我国刑法对于贪污贿赂罪的定罪量刑采取了“以数额论”为主的定量立法模式。这一立法模式存在着指标过于单一、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难以体现罪刑相应等弊端,导致了实践中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处理未能较好地反映该类犯罪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制约了对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修改。并且从国外的立法看也很少采用这种立法模式。因此,我国应当修改刑法的相关规定,对犯罪数额不作具体的规定、淡化犯罪数额在贪污贿赂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绝对作用、将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数额分立、适度降低贪污罪的犯罪数额。  相似文献   
73.
彭光伟,原荣昌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本想通过踏实工作获得升迁,而希望一次次落空。他的心态从不舒服变为不满,继而变为仇恨,仇十艮单位、仇恨领导,最后竞用贪污公款的方式进行报复。前不久,彭光伟因贪污公款23.4万元,被判刑十二年。  相似文献   
74.
孟繁程,曾是一个区属国有企业管理者,执掌着"北京红义物业管理公司"的帅印。他对金钱的胃口巨大,把国企和国企职工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视国家财产为囊中之物,对外宣称公司亏损,实际却把国有资产装进自己的腰包,他和他的班子成员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上千万元人民币。从国企领袖到阶下囚,从颐指气使到命悬一线,孟繁程付出的代价可谓沉重。  相似文献   
75.
退耕还林工程中的职务犯罪——以天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重大的调整。但在推进退耕还林项目的过程中,一些主管、经手退耕还林补助粮款的林业、乡镇、村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克扣、截留补助粮款的行为呈高发态势,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造成该类犯罪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监督机制阙如、档案管理混乱、检查验收流于形式等外在因素,也有基层组织人员心理失衡、居功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等自身因素。职是之故,在治理该类犯罪时应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建章立制、加强教育,还要重拳出击,震慑犯罪。  相似文献   
76.
反贪部门在侦查贪污案件过程中,几乎每个案件都要涉及到查账。查账是对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物进行专门检查、审核的一项活动,通过对账务处理、资金来龙去脉情况的检查、审核,从中发现、收集和固定与案件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方面的证据,捕捉到有用的涉嫌犯罪的信息。因此,查账是反贪部门在侦查贪污案件中,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的重要手段,在此,笔者将在实践中积累的查账方法简单地予以总结,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77.
田野 《中国监察》2008,(11):54-54
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薄弱、工资稽核制度不落实等原因,给少数经办人员贪污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的负责汇总劳保工资账的经办人员,利用向银行付工资款的职务之便,不及时终止死亡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和死亡职工遗属的救济金,在收回银行工资卡后继续向卡中划款,自己冒领金额达数十万元;  相似文献   
78.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08,(12):6-6
受贿书记声明“借款”三原则;重庆正厅级官员涉嫌挪用2亿公款受审;贪挪2900万安徽国企高管终判无期;“吸血”站长贪污965万领刑无期;山西“煤焦反腐”4个月收缴20亿  相似文献   
79.
洪振快 《政府法制》2010,(14):21-21
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著名清官叫陈瑸。陈瑸出任巡抚,到北京觐见康熙皇帝,康熙问他官俸是否够用,陈瑸回答说:"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所以贪取,皆为用不足。臣初任知县,即不至穷苦,不取一钱,亦自足用。"陈填认为贪污一文铜钱,与贪污千百万两银子没差别,贪一文钱也是贪污,所以他的清官标准是: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  相似文献   
80.
刘东  姜传伟  李兵 《法制与社会》2010,(30):261-262
刑法理论界一般认为,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客体不同:挪用公款侵犯的是公款所有权中的占有和使用权,而贪污侵犯是公款所有权的全部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挪用公款和贪污侵犯的客体都是公款的全部权能,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贪污罪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挪用公款罪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