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照日格图 《乡音》2011,(7):51-51
历史的记录和传承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口传的历史、史书里的历史和文艺作品中的历史。这三种记录历史的方法又都有其自身的利弊,哪一种都不是完全可靠。贾平凹的新长篇《古炉》里记录了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文化大革命"。虽已过了三十多年,但"文化大革命"仍然是一个敏  相似文献   
32.
作为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辛亥专题无疑是2011年的出版热点。随着去年张悟本事件的影响,养生书今年开始了"滑铁卢"。而以贾平凹、格非为代表的传统作家却纷纷贡献新作。经管类、民生书依然受宠,青春类也同样热度不减。而今年最畅销的图书非《史蒂夫·乔布斯传》莫属。  相似文献   
33.
试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中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出发,着重挖掘其笔下女性形象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以图进一步对其小说艺术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审视。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1.在乡土文学上,作家是以一种被称为“农裔城籍”心态进入的;2.贾平凹爱善、爱美,饱含真挚的情爱,去叙写每一个女性,歌颂她们的爱情;3.他的小说语言简洁质朴,别具一格;4.在小说中,他追求一种宏阔、厚重、朴拙的艺术风格,批判地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文学应来源于生活,只有真正是民族性的东西才会属于世界,贾平凹由此而成为贾平凹,他笔下的商州也因此称其为“商州”。  相似文献   
35.
贾平凹关注着当今的乡村和城市,写了一系列游走于城乡之间的不安分的灵魂.他笔下的主人公游走于城乡之间,他们所处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始终是外来者,同时,他们是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孤独者,是一群"无法安妥的灵魂".  相似文献   
36.
贾平凹的小说中,读者可以嗅到浓郁的陕西乡土气息,正是因为他谙熟民俗风情,他的作品才能极为和谐地融化在那些风土人情之中;因为贾平凹对自己所生长的土地有着极其深沉的情感,才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悲天悯人的批判性。他一面为乡村文明和传统文化逐渐被侵吞浸染而唱出凄凉的挽歌,一面又为传统文化中那些顽固残留的劣根性而悲叹。在贾平凹的作品中,读者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秦魂,那就是关中传统文化重礼贵教的精神内核和经世致用的原则。无论时代和文学的潮流如何翻腾变化,贾平凹总能扎根陕西这片土地,用生命写出最璀璨的文学篇章。  相似文献   
37.
作为书业风向标的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于年初落幕。每年图书订货会总有几本新书备受关注,其中不乏名家新作,当然也不乏黑马。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最受媒体关注的热门新书如下。  相似文献   
38.
李军 《学习月刊》2011,(12):41-42
《浮躁》是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著作,这位语言艺术大师娴熟地用朴实而简单的文字创作出这部具有时代特点的长篇小说。以商周语言为基础,并大量运用谚语刻画人物是《浮躁》语言的主要特点。生活谚语经过贾平凹娴熟的合理运用就变成了简约、灵活、明了、生动的文学语言,并且让这种特殊的语言与人物形象合二为一,和作品的整体语言风格结合得恰如其分。"谚语是语言中的盐"。正是贾平凹在《浮躁》中恰当地引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谚语,使语言活泼风趣,避免了概念化、程序化,增加了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9.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1,(23):41-41
关于铜仁,作家贾平凹《说铜仁》是这样解读的,"铜仁之所以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这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荆楚、巴蜀文化相互浸润激荡,  相似文献   
40.
贾平凹在《废都》中创作了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四位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无不体现着贾平凹对女性生物性的热衷展示,对女性物化状态的肯定与张扬,对女性臣服于男性的赞美褒扬,这反映出贾平凹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审美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